□姚一鸣
在上海文庙旧书市场的摆摊者中,有一个姓陆的中年人,个子不高戴副眼镜,嗓门特别大,有时会和淘书者争执几句,有时也会和人探讨一些人生问题,在文庙众多外地来沪的书贩中,他这个上海人显得比较另类。他书摊上常放有名家手稿和老版连环画,开价都很高,问津者寥寥。但小陆心态平和,不为贩书的蝇头小利而烦恼,熟悉者都知道,他以前是赚过大钱的。
那天在小陆摊位上闲聊,翻开一本文件夹,在一些故纸中,发现有两本民国老期刊,一本是《电影周报》,封面是电影演员秦怡;另一本是《民主文艺》的创刊号,两本老期刊倒是不错,可惜品相一般,有缺页,小陆开的价很高,有点无法承受,但我极喜欢这本《民主文艺》,似乎并未见过,便和小陆商价,他说你是读书人,我也欠你个人情。就以低价于我,内心甚是欣喜。
《民主文艺》1946年9月出版,首篇是何为的小说《怀念》,《民主文艺》由钟子芒、沈寂编辑。创刊号除何为的小说外,另有老舍的《写与读》、钟子芒的小说《华威先生在上海》、罗莎的散文《自由的背后》、吴组湘的《读〈十年诗选〉》、蓝依译雪莱的诗《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等,查阅相关资料后才知,《民主文艺》仅出一期。这本诞生于抗战胜利以后的文学刊物,亦是十分珍贵的。
至于小陆所说的“欠你的人情”,是发生在六年前:那时我也刚认识小陆,同样也是在文庙买书时,因他书摊上有本八开的《电通》半月刊,引起了我的兴趣,《电通》半月刊仅出十三期,有不少电影演员的照片,存世甚少。但由于保存不善,都成了残页,小陆套在塑封袋中论页卖,围观者不少,沪上专收创刊号的小冯高价收了几页有纪念聂耳内容的残页。记得那天他送我一张封面,是陈波儿的《桃李劫》,小陆说有事请我帮忙,他收到一批何为的信札旧书,想让我看看可以卖什么价。东西在他家里,便约好个时间,上门去帮他看一下。那天拿着《电通》半月刊封面回家,路上不少人投来惊讶的目光。
小陆家住陕西南路上,离丰子恺的故居不远,那天在陕西南路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就打电话给他,小陆从长乐路的门走出来接我,这是一幢幢老式的居民楼,小陆在门前开了个废品回收处,正有居民来卖报纸和纸板箱,小陆穿了件汗衫,手脚麻利地把纸板箱拆除,折好,然后放到黄鱼车上,他拿起个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水,便带我上楼,楼道里光线昏暗,木质的地板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小陆住在二楼,不大的房间里堆满了旧书和杂物,他拿给我几个文件夹,里面有不少文化人的信札。
听小陆说,这些东西都是从何为家收来的,有信札、照片和书籍,他朝旁边指了一下,那些都是。一副轻描淡写的语气。我看了一下书籍都十分普通,没有特别好的。何为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步入文坛,写小说,写剧本,写散文,真正成名是在1958年,何为创作的散文《第二次考试》,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何为晚年住在陕西南路,2011年以九十高龄离世。照例他的藏书应十分丰富,但问小陆,好像他就收到这些书,听他说其中有些照片都剪了。
小陆给我看的文件夹中的信札,有不少名家的,如柯灵、袁鹰、吴强、靳以等,都是上海文坛的名家,还有范用、赵家璧、沈昌文等,还有封李芾甘的信札,内都是与何为探讨文学上的问题,以及出版等问题。李芾甘即巴金,我以为小陆知道,其实他并不晓得。尽管看到这么多的珍贵手稿,但我那时光注意新文学书刊了,平时也并不收名人信札,用现时的眼光看,是没有把握住机会。本来还和小陆探讨是否送拍,但有次在文庙遇到小陆,只见他哭丧着脸,说我走以后又有人去看过,没经得住那人的软磨硬泡,千余元卖掉了多封信札,其中就有巴金写给何为的那封信,有人告诉他李芾甘即是巴金,小陆才知卖漏了,他想找那个人,但那人从此从文庙消失了。那天去我曾经劝过他等弄清信札的来龙去脉再出货也不迟,他显然是没听我的话。所以后来遇见他都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当初要是听你的话就好了,也不会上当受骗了。所以他说欠我个人情。
之后小陆像祥林嫂一样,在文庙逢人便说有人坑了他,他诅咒那个人没有良心。也有人劝小陆,卖贵卖漏都是很正常的事,就当是“交了学费”。但小陆不认这个理,逢人便说的结果是,不少人都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也开始厌倦了他的唠叨。其实小陆从何为家廉价收到的这批东西,是赚了不少钱的,如一封俞平伯写在花笺上的信札,就卖了万余元,另如袁鹰等的毛笔信札,也没有卖漏。有段时间小陆在文庙外推个黄鱼车摆摊,那时我醒悟过来,想买赵家璧的那封信,可小陆开价很高,他可能汲取了卖漏巴金信札的教训,不管我怎么说,都还不下来价,只能作罢。
何为的藏书究竟有多少,在他过世以后又是怎么流出来的,似无详细的记载。小陆所得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除信札、手稿比较珍贵以外,书籍都十分普通。2016年12月,著名作家何为先生的长子、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次子、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理事何堂堂等家属,将何为的藏书815本、手稿33份、名人信件2封、证书奖章等,捐赠给了福建的“冰心文学馆”,并入藏冰心文学馆“海峡作家文库”。就在同一年,我在沪上某旧书店,曾看到过一批作家签赠何为的书籍,有一百余本,看到有冯亦代、黄宗英、黄裳、杜宣、萧乾、黄永玉、董鼎山、孙犁等大家,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版物,书都是普通的文史书,但因为有了签名而价格暴涨,店主开价几万元,因要“一枪走”,问津者寥寥。听说后来这批书送拍了,成交价也不低。
何为后人捐赠“冰心文学馆”的,多是何为自己的著作和选编何为先生作品的书籍,至于别人送给他的书、写给他的信等,都流入了旧书市场,于是有了我得到《民主文艺》创刊号、见到作家们签赠何为的书籍以及书贩小陆的故事。
新闻推荐
■《武林怪兽》官方海报本报讯贺岁档怎能少了喜剧片,由刘伟强执导,汇聚了古天乐、周冬雨、陈学冬、郭碧婷等明星的贺岁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