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诗经·螽斯》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提到《诗经》你会想到什么,是“关关雎洲,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实除了爱情,《诗经》更多地反映了劳动、战争、风俗、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我国古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我第一次接触诗经还是那首叫《螽斯》的诗。
记得是小时候祖父给我念的,当时他张着嘴,极有韵律地摇着脑袋,唱道: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刚刚开始我什么也听不懂,只觉得抑扬顿挫念得好听,等祖父读完了,再问螽斯是什么,祖父说是北方一种小虫子,叫蝈蝈,在草丛里能发出“括括括”的声音。我顿时来兴趣了,蝈蝈?多么有趣的虫子!我缠着祖父要蝈蝈去了。
长大后,也许受了家庭的熏陶,也许受了周围师友的影响,我渐渐开始喜欢诗经,自觉去翻阅一些不同版本的诗经,我不由自主地找回儿时听过的那首《螽斯》,重新认识了这首诗。
《螽斯》是《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的第五篇。是先秦时代的民歌。全诗三行三十九个字,六组叠词,节短韵长,韵律起伏。结构并例、层层递进,形成诗意的层递。是先民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大概意思是: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家子孙多又多,和美又兴旺啊。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家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诗中描述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
后来在一部热门宫廷剧《甄嬛传》里听到“螽斯”这个词,里面屡次提到螽斯门。当时皇帝子嗣稀少,太后归责为中宫失德。于是皇后被太后罚站于螽斯门,太后不紧不慢地说:你去螽斯门站一会儿。高贵的皇后站在螽斯门,面门思过,忏悔自己的过失。为什么哪个门不站,就罚站在螽斯门,原来螽斯门的典故出自《诗经·周南·螽斯》取其多子多福之意。皇后没能使皇帝子嗣繁盛,自然就在“螽斯门”思过。
螽斯门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西六宫区域的西二长街南端,是明代建筑,清朝延用,与北端百子门相对。意在祈盼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古时候生活条件落后,把一个孩子养育成人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古人尤其是帝王家都把传宗接代看作是一等的大事。历代后妃们进宫后都会去螽斯门祈福,愿自己多子多福。
至今,在现代婚礼上,人们除了向新人祝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外,一些有文化的人还会赠上“螽斯吉叶”“螽斯衍庆”的祝词,这样的祝福语既新鲜又古老,却不知这是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低鸣中悠悠流淌而来。
中国古代社会奉儒家为经典,儒家奉《诗经》为经典,诸多典故被王宫敬奉,被民间流传,被后人引用,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无处不在,绵延永长。
(黄滨娜)
新闻推荐
林依晨《小女花不弃》剧照。古装剧《小女花不弃》正在浙江卫视、腾讯视频等平台热播,剧中超甜的“莲花夫妇”获得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