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导教师唐珩博士的帮助下,薛宸设计出“智慧云老人护理床”。受访者供图容闳书院902班的薛宸,从小喜欢“倒腾”科技味儿十足的东西。为了更好地照顾中风的姥姥,14岁的薛宸研发出“智慧云老人护理床”,在第十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他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获得一等课题的荣誉。近日,德国已通过该产品的专利申请。
本报记者廖明山
见习记者王晓君
为照顾姥姥研发护理床,“小学霸”变身“小院士”
别看薛宸年纪小,却已经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全国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机器人小博士等多个活动中斩获大奖。他的兴趣爱好广泛,历史、军事、网球、帆船均有涉猎,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学霸”。
“小学霸”的姥姥是一位化学教授,年轻时还是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2016年,姥姥不幸因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为了更好地照顾姥姥,他的妈妈买来一张电动护理床。但是由于“不够智能”,在使用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由此,薛宸萌生了改造电动护理床的想法。
他并没有将这个想法停留在设想阶段,而是立马着手展开了一系列调研。他发现在全国,有7%的家庭像他一样家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给不少家庭造成了经济或生活上的负担和不便。“我决定设计一款有智慧,能够陪伴老人,实时监护的智慧云老人护理床!”薛宸下定决心。
经过7个月的调查研究,在指导教师唐珩博士的帮助下,他终于设计出一款为姥姥量身打造的“智慧云老人护理床”。
小小护理床功能全,参与比赛收获多
“小明,我要起背。”“播放音乐《红梅赞》”听到这些指令,这款饱含三代人爱与情的护理床,便做出相应的动作进行回应,一旁的姥姥和妈妈欣慰地笑了。
平日里,爸妈忙于工作,薛宸则在学校,除了照顾姥姥的阿姨,身边无人可以陪姥姥,这些薛宸都看在眼里。“老人不仅需要医疗、起居等生理上的照顾,更需要亲情沟通等心理上的陪伴。”薛宸说。
“智慧云老人护理床”的功能有很多,比如,语音控制自动起背、电动翻身;监测老人身体状况(血压、心率等);播报天气和日期,语音提醒服药;急救预警,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初诊;具备智能照明,播放音乐、相声等娱乐功能;语音聊天、视频通话等。
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还有其他十几位小伙伴。与薛宸同样来自容闳书院的702班的曹怀宇,发明了一款聋人智能助言器,灵感来源于他的妈妈一次在上海问路的经历,对方是一位聋哑人,由于沟通不畅,耽误了很多时间。通过这个智能助言器,人们可以输入想要说的话,然后转化成语音。除此之外,防溺水智能充气救生圈、灾后智能清理车、智能环境保卫机器人等产品让薛宸感觉受益良多,他说:“大家的发明都是由生活中的小事产生的灵感。”赛后,他们还一起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航空博物馆等,“古人真的很有智慧”。
发明获得专利,未来将持续改进
去年,薛宸为他的“宝贝”分别申请了中国、美国、德国的专利,均获得受理。目前,德国已通过该专利申请。
姥姥得到更好地照顾,自己也获得诸多荣誉,但薛宸并不能满足,如何通过发明创造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是这个“小院士”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参选“小院士”时,由中科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们对薛宸的作品表示赞扬,希望他能够升级产品,将来做成产品推广。
“未来我还会持续研究智能机器人和老人医疗养护。比如,姥姥因中风说话不是很清楚,再考虑到方言等问题的干扰,我想对护理床的语音功能以及远程初诊的功能再升级。”薛宸说,上高中后,希望能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人,组建团队,未来做出更好的产品赠送给老人院。
“不过,我越研究越明白,机器人永远无法替代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希望能有更多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照顾长辈的晚年生活。”薛宸深有感触地说。
新闻推荐
《声临其境2》下周开播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组声音指导团 “铁三角”对垒声音大咖
新快报讯记者徐绍娜报道“只有声音的天才,才配得上这个舞台”。时隔一年,加码升级的《声临其境2》将于1月25日回归,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