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当时叫野猪。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期就已有猪的舍饲。现在,猪已是全球最大的肉类食品来源之一。大到酒店的豪华宴席,小到每个家庭的平常餐饮,都少不了猪肉美食。
在汉语词典中,带有“猪”字的词语比比皆是,可是大都意含贬义。比如,“猪卑狗脸”,比喻卑鄙阴险的人;“封豕长蛇”,比喻贪婪凶暴的人;“辽东白豕”,是指少见多怪;“一龙一猪”,意指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牧猪奴戏”,成为赌博的鄙称;“狗猪不食其余”,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人怕出名猪怕壮”,是说人出了名就会招致麻烦,猪长壮了就要被宰掉;“猪脑子”,形容人很笨。猪背了不少黑锅啊!
也有含褒义的。比如,“信及豚鱼”,“豚”,小猪也,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牧豕听经”,比喻人们求学努力。这多少为猪作了些许“平反”。
至于民间春联,都是赞扬猪的。如“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义犬良豕报岁华。”“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犬过千秋留胜迹;猪肥万户示丰年。”“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
其实,猪很聪明。经过训练的猪,不但能像狗一样掌握各种技巧动作,比如会跳舞、打鼓、游泳、直立推小车等,而且猪的训练时间比狗要短。猪还能在11公里外、6米深的地下嗅到气味。
至于猪是如何被选入十二生肖的,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上古人在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启发下,发明了十二个生肖的排序: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而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丑时,已是深夜,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此时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寅时,已近黎明,昼伏夜行的老虎此时最凶猛,古人此时常会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卯时,天刚亮,兔子喜欢出窝活动,故称“卯兔”;辰时,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午时,尚未被人类驯服的野马,此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欲进窝,故称“酉鸡”;戌时,人们劳碌一天,闩门打算休息了,狗则卧在门前看家护院,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夜间9点到11点,属亥时,此时夜深人静,人们已经停止了活动,该安歇睡眠了,但能听到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我有个好友藏有一块黄蜡石,形状酷似猪,要我取名并配诗,我取名为《金猪》,配之七绝一首:
十二生肖排末位,
不因座次费精神。
身居陋室无私欲,
只做人家桌上珍。
(邹晋开)
新闻推荐
1月3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圆满完成了第四次彩排,将于除夕夜绚丽登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