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新闻 电影新闻 电视新闻 综艺新闻 音乐新闻
新岭南 > 娱乐 > 电影新闻 > 正文

电影里的“基因球”真的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设备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来源:信息时报 2019-02-13 01:08   http://www.kcqsx.com/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秀丽) 贺岁电影热播,在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出现的“基因球”成为网友热议的内容之一。电影里,外星人与地球人通过交换“基因球”的方式建立外交关系。地球人口含“基因球”,在口腔里打转,保持15分钟,就可以获取人类的基因了……如此神奇的“基因球”,真的存在吗?中国目前的基因测序技术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华大智造测序仪产品经理汪婧婧博士。

汪博士表示,电影中的这颗“基因球”兼具了样本的采集和存储能力,虽然和电影里“基因球”一模一样的产品目前还不存在,但它作为一种虚拟的采样方式,其实与我们现在常用的“口腔拭子”有很多相似之处。而研究人员在采集人类的样品后,再通过测序便可以获取人类的基因。

“口腔拭子采集器”目前在基因样本采集中已有一定规模的应用。“人的唾液中含有口腔上皮细胞和白细胞,这些细胞内含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基因组DNA)。因此,通过采集唾液样本,是可以获取人类基因的。而且,只要唾液中细胞的DNA量能满足一次建库测序的需要,口腔中的唾液是可以做一个人的全部基因测序的。”汪博士对记者说。

这些原始样本会经过一系列人工或者自动化实验操作完成核酸提取和测序文库制备,最终进入测序仪进行测序。汪博士认为,目前大部分的样本采集-核酸提取-测序文库制备到测序都是独立的流程和设备,全流程一体化从样本到报告是发展趋势。

记者了解到,第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框架图绘制于1990年正式启动,科学家们用了13年的时间,花费了30亿美元才完成。在短短20年间,基因组研究已经进入了高通量测序时代,实现了测序时间和成本的大大降低。现在,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的测序时间从几天到24小时内不等,测序成本也降到600美元以下。汪博士认为,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幻电影中“基因球”这么小体积的兼具“提取+测序+储存”能力的设备,在未来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新闻推荐

《乐高大电影2》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

《乐高大电影2》据新华社电本周末多部新片抢滩北美影院,但票房收入皆不尽如人意。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发行的动画片《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电影里的“基因球”真的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设备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频道推荐
  • 印度电影《调音师》是狗尾续貂还是再续佳作 反转有点多 折射出社会与人性
  • 与壹心娱乐和平解约,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关关”乔欣其实挺有想法
  • 春日 “彩格纹”舞曲跳起
  • 电影《天火》发布会 王学圻昆凌携手演绎“父女情”
  • 纪录片《龙虎武师》 集结最强“武师阵容”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