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枣红马
鉴定对象:《绿皮书》
上映日期:2019年3月1日《绿皮书》就像是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片子,无论主题立意、剧本结构、演员表现还是摄影配乐,几乎都挑不出什么毛病。这是一部佳作,可它那么四平八稳,就像语文课代表写的高分作文,不求让阅卷老师多惊喜,只求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在现实中,“绿皮书”是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立的旅行指南,在黑人备受歧视的美国南方腹地。这本“绿皮书”详细地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电影取材于此并改编自真人真事——因长达两个月的巡回演奏,黑人钢琴家(马赫沙拉·阿里饰)聘请了白人兼职司机(维果·莫腾森饰)给他当司机。钢琴家为人小心、做事谨慎、甚至有些小洁癖,坐在私人轿车里还要在腿上盖张毯子;而白人司机性格豪放,保镖出身的他有些莽撞,不拘小节,喜欢边开车边不停说话。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都完全不同的男人,共同踏上了巡演之路。
可以把《绿皮书》看成是一部双男主的公路片,即使有套路的成分,但因为精心安排的细节和富有冲突性的人物性格,并不会让观众感觉陈旧老套,反而非常有趣。从纽约一路往南,种族歧视越来越严重。即使钢琴家的艺术成就足以让他成为政界要员的座上客,但在黑人备受歧视的地区,他仍然要面对不允许和白人在同一区域吃饭的尴尬……整部影片由一个个小冲突串起来,节奏流畅,而演员的精湛表演更增添了一层可看度。马赫沙拉·阿里演出了钢琴家的讲究、高傲和帅气,有一种别样的性感,维果·莫腾森则让人完全忘记了演员的存在,他和角色已经化为一体。
从一开始钢琴家不愿和司机有太多接触,到最后两人成为好朋友,扎实的剧本让整个故事自然流淌,你忘掉了两人间种族、阶层、文化上的冲突,最后被他们纯粹的友情而感动,更何况,全片还有那么好听的音乐加持。据说外媒有很多影评人吐槽结尾掩盖了现实的残酷,但我还蛮喜欢这个结局。在现实问题无法立刻解决的当下,电影提供一种想象的和解,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
8.9
★★★★
★
★★★★★
51.8%
★★★★★
40.1%
★★★★★
7.6%
★★★★★
0.4%
★★★★★
0.1%
新闻推荐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昨日宣布,执导《鸟人》和《荒野猎人》的墨西哥著名导演亚历杭德罗·伊尼亚里图(上图)将出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