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引起观众的共鸣,《都挺好》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
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由姚晨、倪大红、郭京飞主演的都市情感剧《都挺好》正在江苏卫视热播,同时以“花式上热搜”的方式,展现了极高的话题度。随着剧情展开,《都挺好》中关于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吸血鬼亲戚”以及“啃老”等一系列话题都为观众们热烈讨论。
作为一部家庭剧,《都挺好》的焦点还是家长里短的故事,从目前播出的剧情看,父母对儿女偏心、儿女对待老人赡养态度不一这些话题不过是家庭剧的普遍剧情,但这部作品却因为故事和演绎都很生活化,所以精准地戳中了不少观众的“痛点”,从而产生共鸣。值得一提的是,在豆瓣评分网站上,《都挺好》目前的得分高达8.3分,算是近期口碑比较好的一部电视剧了。(文/图综娱)
视角对准原生家庭
电视剧的开篇,苏家表面上父慈子孝,但随着苏母的去世,家中人物成长中的性格盲点以及失衡的各种关系意义暴露出来,被掩盖住的愚孝、啃老、重男轻女等矛盾尖锐地刺破了苏母一直维系的表面风光。而展现生活中一地鸡毛的剧情细节,真实地仿佛在不同的家庭都曾经发生过。
与以往都市情感剧大多以婆媳、婚恋为情感聚焦不同,《都挺好》对准了“原生家庭”这一并不常见的视角。剧中,苏母“重男轻女”观点严重,她可以卖房供大儿子苏明哲出国读书,也可以卖房为二儿子苏明成娶妻,但却不肯为本有望考取清华大学的女儿苏明玉负担学费。生活中,苏明成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苏明玉却要一边备战高考,一边为哥哥洗衣做饭。两相比较之下,子女待遇的巨大落差将原生家庭这一情感痛点无限放大。
苏明玉与母亲的激烈矛盾来源自观念的截然不同。从小一心要学习大哥上清华的她没法接受母亲对自己的安排,愤然与原生家庭决裂,而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后,再度回家料理母亲的后事。不少评论认为,苏明玉再次回家,更像是一种变相的复仇,而实际上,苏明玉的举动可以被解读为现代女性对家庭所作出的一份独立宣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母的种种举动,或许是苏明玉在社会获得成功的一种外因刺激,而苏明玉成年后的归家,更像是心理上要获得家人对自己选择的人生的一种认可。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家欢作品
《都挺好》自3月1日在江苏卫视开播后,网络评分不低,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讨论的话题度也很高。有观众表示:“这部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家欢作品,适合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看,再安静思考自己的人生。”
铺天盖地的评论中,对苏明玉的遭遇感同身受的大有人在,苏明玉无形之中成为了现代职场女性的一个代言: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女性在观念上已经不再屈从于男性,女性不再矮化或者物化自己作为附庸,而是要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与话语权,而这也是两代人观念差异的一个缩影。
同时,也有人看到了赡养父母的不易。“独生子女赡养年老父母不容易,这些年都说得多了。但《都挺好》却告诉你,这个问题发生在多子女家庭,也有另外一种不容易的打开方式,谁能养?谁来养?不论是老人还是子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看到苏家兄妹因为父亲的赡养问题经历的一切,我的内心其实也一直经受着情感拷问。换作我,能处理得更好吗?”
在网上,《都挺好》获得了高分好评。作为一部女性视角作品,《都挺好》书写她们的时代困惑、困境,表达她们的时代表达,这可能是该剧能评高分的原因之一。如今,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女性人群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需要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近几年来,关注女性的都市现实题材作品也都获得了较高的关注。
声音
姚晨:《都挺好》很真实
五年没有电视剧新作的姚晨,通过一部《都挺好》再次回到观众视线,而且收获不少赞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姚晨表示,不是她故意不拍,而是希望能够等到好的剧本,直到遇见《都挺好》。
姚晨认为,像《都挺好》这样谈论原生家庭对个人命运和性格影响的题材,“其实是稀缺的”,但这个问题恰恰能触碰到很多人的痛点,因为太痛了,有时候人们反而没有做好去面对它的准备。
姚晨还说,这部剧的特点就是很真实,“真实其实是最难面对的东西,我们老说要拍现实主义题材的东西,但是现实主义题材其实是非常难拍和难演的。如果拍的是别的年代戏或者古装剧,它的参考标准相对少一些,所以观众会有一个更宽容的标准。但现代题材讲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如果稍微有一点点假,就会让观众觉得"你在骗我"。我觉得《都挺好》这个戏起码做到没有欺骗观众。它是足够真实的、犀利的,同时是很丰富、很温暖的一部剧”。
新闻推荐
《都挺好》家庭伦理话题天天占据热搜榜,观众理性看剧并未迁怒演员 倪大红 演“坏老爸” 竟然没挨骂
倪大红饰演的苏大强颠覆了父亲的形象苏大强表情包走红网络每次遇到事情,苏大强就面壁做“鸵鸟”状每次遇到事情,苏大强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