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之父斯坦·李:超级英雄IP背后的故事》 (美)鲍勃·巴彻勒 著吕颜婉倩 尚书 张雪纯 隋钰冰 译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3月
《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美)克里斯·泰勒 著任超 开罗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12月
人物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尤其是近年国产电影进步飞速。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产业而言,屡屡制造爆款、打造超级大IP的美国电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参照系。本期推荐的书,都与电影产业有关,其中有漫威之父斯坦·李的最新传记,也有“星球大战”这个著名IP的商业成长史,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电影产业幕后的故事。
许多漫威迷都是读着斯坦·李的作品长大的,蜘蛛侠、神奇四侠、X战警、夜魔侠、钢铁侠和绿巨人,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斯坦·李息息相关。2018年11月12日,95岁的斯坦·李去世,引发了一波纪念潮。他的最新传记《漫威之父斯坦·李:超级英雄IP背后的故事》近日引进出版。
在美国乃至全球流行文化中,斯坦·李感动了无数人。
他是漫画界行走的、爱说话的、爱开玩笑的、爱自嘲的“全能大师”。而斯坦·李本人,从20世纪美国大萧条时期纽约市穷街陋巷中生活的小伙子到获得国家艺术奖章的艺术大师,他的一生几乎和他几十年来所创造的超级英雄的惊奇冒险一样精彩。他颠覆了自己所在的行业,产生了更为广泛的时代影响力,他是“漫威之父”和漫威代言人。在60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是漫画业的一面旗帜。毋庸置疑,斯坦·李是美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创新偶像之一。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漫画行业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潮流。作为漫画编辑的斯坦·李希望能创造出一组能给自己和读者带来快乐的漫画形象,他决定创造一支“漫画界前所未有的英雄战队”,于是漫威英雄开始悉数亮相:蜘蛛侠、无敌浩克、神奇四侠、夜魔侠、奇异博士……随着超级英雄的故事走向全球,引发了“超级英雄”热,成为了美国流行文化中的热门话题,斯坦·李不厌其烦地对那些想听故事的人讲述有关超级英雄的一切,最终重新奠定了漫威漫画公司在漫画行业的地位。
无论是面对幼年时的家庭困境,还是成名后受到的多方责难,斯坦·李始终保持着微笑和热忱,不管那些总是唱反调的人如何抨击,李的身上始终带有一股英雄气。斯坦·李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视为“漫威的一部分”,是大家在疯狂的漫威宇宙里对同一个笑话心领神会,分享彼此的快乐。他创造了属于我们和他自己的宇宙。
精彩选摘
神奇四侠来了!
1961年夏,斯坦·李决定创建一支超级英雄团队,让这家二流的出版社一战成名。李决定组建一支家庭式团队,像所有普通的家庭一样,他们也会面对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所面临的挑战,些看起来普通的人物不得不应付外界强加给他们的超能力。他想:如果邻居有一天经历了飞船坠毁的事件,存活了下来,但他们突然间获得了拯救地球或者毁灭世界的超能力,他们会做何反应?
一个可怕的绿色怪物抓着一个半透明的金发女郎从城市的人行道上冲了出来,旁边有一个火炬般的人影在空中盘旋,这引发了大量市民的高度恐慌。读者可以看到后面还有一个类似某种怪物的角色,而第四个人似乎可以伸展四肢,他松开了缠在自己身上的绳子。对话框记录下了每个人的名字,并宣布他们“首次出现在一本伟大的杂志上”。
神奇四侠来了!
当李和他的团队拼命赶稿的时候,他们意外地收到了许多粉丝寄到漫威总部的信,这种情况前所未有。《神奇四侠》创刊号正式出售不久,粉丝的信件就蜂拥而至。读者们为新的超级英雄团队而疯狂。
作为对粉丝的回应,李开始在漫画页面内回复粉丝的来信,并设置了一个聊天专栏,让读者了解漫威漫画及其员工的内部信息。从表面上看,与粉丝们轻松愉快的互动似乎很无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专栏互动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李不仅成了漫威漫画的核心,也成了整个漫画行业的核心人物。李似乎变成了每个读者最喜欢的大叔,因为他总是乐于分享公司里流行的俏皮话和内部八卦。这种互动使许多年轻人成了漫威的铁杆粉丝。读者仿佛和斯坦及其同事们一起在纽约的办公室里。读者想象他们自己用李给他们起的有趣绰号来互相称呼对方,作为一名天生的表演家,李利用漫画书最后一页的空间来与粉丝互动。
他破釜沉舟创造出的《神奇四侠》终于有了回报。影迷们热情高涨,漫威麦迪逊大道办公室的信件堆积如山,《神奇四侠》获得了“美国漫画艺术与科学学院漫画年度大奖”,漫威的革命之路正式开始了。李大胆地在《神奇四侠》的第3卷里,神奇四侠要对战催眠师的标题下面写道:“世界上最伟大的漫画杂志。”
(节选自《漫威之父斯坦·李》)
产经
或许,你没有看完《星球大战》系列的所有影片,但你一定知道流行文化中的那些“星战梗”。《星球大战》是怎样渗透到我们的当代文化中的?它最初的起源在哪里?这个商业奇迹将走向何方?在这部“传奇背后的传奇”里,克里斯·泰勒记载了《星球大战》从一则孩童笔记,到一段产业传奇,再到一种全球文化的历程中发生的一切……
《星球大战》的IP成长史
后浪
世界流行文化史上,很少有作品能取得与《星球大战》系列比肩的成就。
自首部曲于1977年上映以来,该系列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作,其品牌旗下的授权商品包括小说、漫画、玩具、电子游戏等。影片中使用的特效为好莱坞开启了新的技术时代,不仅至今影响着全球电影工业,更塑造了几代人对太空的认知。《星球大战》的“粉丝”群体组织严密、忠心耿耿、行动力“爆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每一部大片,尤其是英雄题材的科幻与奇幻大片,其叙事框架、影像风格、美术设计、世界观设定、营销策略、“粉丝”社群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遵循着《星球大战》系列设置的游戏规则。
为了研究“《星球大战》现象”的形成,资深记者克里斯·泰勒从美国西南部的纳瓦霍小城——世界上少数几片未受太多《星球大战》影响的“净土”启程,访遍了地球这颗行星上每一处《星球大战》的痕迹:前往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出生地寻找太空幻想诞生的前兆;在“绝地武士学院”里一本正经地挥舞光剑,也在漫展上感受戏服内热度和影迷热情的双重冲击;遇到过多年来沉溺在昔日荣耀中的老演员,也遇到了对那段经历耿耿于怀的旧功臣;不仅在地球另一端的土耳其,还在外太空都感受到了《星球大战》的影响力。
精彩的采访和不可复制的亲身体验,使克里斯·泰勒酝酿了《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在这本书中,泰勒带着读者去领略:在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个创意,如何在成熟的商业与艺术的体系下被精心包装、推向全美乃至全球,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而这些声音又相互交织,产生种种新的创意,从而让一种文化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乔治·卢卡斯怎样拍电影的传记,不如说这是一本《星球大战》——全球共享的当代文化“密码”的形成史。
希望您在陶醉于银幕上幻想世界的同时,也能在银幕下的故事里读懂那个生产幻想的年代,以及心怀梦想的人相互激发所能产生的无穷创造力。
通识
教你解读电影的秘密
《电影的秘密》
(美)斯蒂芬·普林斯 著王彤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发展出一套与观众交流的语汇。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引导读者从三方面触摸电影媒介的独特性:电影通过怎样的形式设计构建银幕世界;观众如何理解电影并与之互动;电影如何将艺术性与商业性融于一体。本书第1版面世于1997年,历经数次修订,最终成为一本全面、细致解读电影魅力的实用教材。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
朔方 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3月
本书全面记录了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从开发策划、建组筹备、开机拍摄,再到后期视效合成的制作全流程。你将看到一支年轻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团队;将看到中国科幻电影如何从西方叙事语境中破壁而出;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细节能给你带来电影制作的直观感受,使你了解《流浪地球》如何从文字到影像的全过程,以及从手稿到视效合成画面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诞生。
《希望为电影:从“纽约无成本制片之王”到产业革新先锋》
(美)特德·霍普 著沈旦 译后浪·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
特德·霍普,美国电影制片人,前独立电影公司“好机器”“这是那”的联合创始人,发掘了包括李安在内的众多著名导演。它既是一本职业生涯回忆录,又是一本制片人工作手册。在这本书中,霍普记录下了世纪之交的纽约电影圈,尚未成名的李安等人携带自己的佳作和猛料纷纷登场,让霍普尝尽了身为制片人的酸甜苦辣。霍普也记录下了电影界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答案。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川
(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上港对阵韩国蔚山现代。(新体)新华社韩国蔚山3月13日电(记者耿学鹏、陆睿)在13日晚亚冠联赛H组一场比赛中,主场作战的韩国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