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经纪人》上线的第一个周日晚上,就迅速占据了微博热搜榜单,围绕着核心人物——壹心娱乐影视经纪公司的创始人杨天真的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节目中出现的艺人,套用一句互联网上的流行语来说,这档真人秀综艺节目是无可争议的“腥风血雨体质”。但随着节目出圈,观众的质疑声也出来了:这究竟是真实的娱乐圈,还是只是一场明星立人设的秀?
熟悉却又不熟悉,是一档节目最为吸引观众的地方。何为熟悉?就是将话题直接瞄准舆论中的热点人物以及热点作品,还会在节目中对广受争议的问题直接回应,节目话题自带讨论度,此为“秀”。何为不熟悉?就是将外人所看不到的职业过程当作内容展现出来,当大家对屏幕前的东西习以为常时,冷不丁将幕后的“生产过程”放到观众眼前,艺人和经纪人变成了工作中专业的甲方和乙方,作品、代言、接拍、综艺……这些大家只见过成品的东西,在这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衡量、判断和调查,此为“真”。
因此,这当然可以说是一部好的真人秀,“秀”的部分能够精准把握观众的刺激点在哪里,比如“张雨绮的感情问题”、“女明星的自我管理”、“人设营销”,但是节目又是以“艺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视角来迎合市场热点,因此不会给人以过度营销的观感;“真”的部分又能将演艺圈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弥合,比如以经纪人职场生存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配合“职场小白”、“情同姐妹”、“女强人”的故事类型设计,使得观众产生同理心和代入感。
当然,真人秀既然有“秀”的成分,一定会被讨论“是否有剧本?”其实,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如果没有具体的内容策划和人物设定,根本是没有办法成型的。观众会问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出于对节目生产机制的不了解,观众期待的是完全真实的“上帝视角”,尽管理论上观众的心理期待是无法满足的,但是好的综艺能够通过平衡“真”与“秀”的成分来留住观众;但是对于“秀”大于“真”的节目来说,观众就会产生对于“生硬拗人设”的抵触心理。明星希望通过上综艺来满足自己的诉求,要么是增加曝光,要么是调整人设,但是观众出于好奇心与娱乐的诉求无法被满足,这就变成了单方面索取的行为,观众自然不买账。
《我和我的经纪人》通过职场故事线来紧扣“真实”,的确做到了模糊焦点、声东击西的效果,这些都是比较有效的策略。(新京)
新闻推荐
■“土味”发夹今季红透半边天资料图片■珍珠发夹甜美又复古视觉中国图还记得妈妈老照片里的黑边发夹吗?还记得你小学时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