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看电视剧了,《都挺好》火起来以后,女儿推荐我看。播出初期,网上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剧里重男轻女思想,并且会拉上前两年也很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做对比。
《欢乐颂》我没有看过,当时女儿看得入迷,为樊胜美鸣不平,并且特地打电话和我讨论重男轻女的话题,表达对父母一心爱她的感激之情。也许她沉浸在剧情中吧,话语中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好像对这份爱又有点不踏实,带着一点侥幸——好在家里没男孩子。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一件往事。记得有一次和父亲一起从小镇上回家,一路聊天,走到半路一处弯道上坡的地方,父亲说:“女的在农村太辛苦了,你看你妈妈,又要忙地里的活,又要忙家务,没一点空闲。最好能考上学校走出去,你能读到哪里我们就供到哪里,哪怕砸锅卖铁都会供你们读书。”这些话,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因为铭记父母的爱。而说话的那个地方、那个场景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那个地方在一位小学同学的家附近;而且,在她家的路口,我曾被她问得瞠目结舌。那时,农村的女孩子读完小学基本上就陆续回家干农活了,而那位同学辍学更早,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多年以后,我上高中期间,有一天在她出来的路口相遇,看我背着书包,她惊讶地问:“你还在读书呀?!都读老了!”在我心中,读书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本想不到会被问到这样的话,顿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在她心中,也自认女孩子就应该早早回家挣工分做家务。
母亲和婆婆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从小在家里兄弟姊妹不少,家庭条件不好,但也没有被轻视。我们上一辈的两个家庭,父亲在家里也尊重母亲,家里的事商量着办,家务共同分担。可是,要再上溯,就不敢说男女平等了。母亲曾经告诉我,外婆是幸存者。旧社会,外婆的父母,生了好几个女孩,但多是一生下来,就被随手扔进了桶里,只留下两个。其中一个幸运儿,出生时家里正在建房子,建房添人是喜庆之事,因而得以幸存;另一个,则是因为亲戚的恻隐之心,先打好招呼,如果生了女孩就抱给他们养。后来,亲戚并没有来抱养,孩子一天天长大,就这样,多留下了一个。几十年后,外婆的父亲老年生活全靠两个女儿的照顾与接济,他的乡亲曾满含揶揄地问:“杨大爷,还是女儿好吧!”也许,他心里也曾愧疚与懊悔吧。
随着《都挺好》剧情的一步步推进,我们知道这个家庭的重男轻女有历史的和个人情感的原因,那个从小被轻视的女孩子通过奋斗超越了自卑,也一步步释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整体地位逐步提高,希望天下的女孩都是被爱的而不是被轻视的。
(图片由周 楠摄)
新闻推荐
因主演政治讽刺喜剧《人民公仆》而扬名。他在剧中饰演一名历史教师,因一段视频意外成为“网红”,在学生鼓励下竞选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