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引发的刷屏和讨论还在继续。黑洞曝出“真容”的那一刻,不仅仅属于科学家,更属于全人类。无论是“恶补”天文及物理科学知识,还是对黑洞真容略感“失望”,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共同拥有的美好品质——好奇心。
即便当前已有许多关于黑洞的科普文章,但大部分人对黑洞的了解恐怕依然一知半解。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听闻首张黑洞照片将要发布时,内心涌起的强烈期待。通过这次对黑洞领域最前沿研究的见证,人们深切意识到黑洞原来距离人类并不遥远以及好奇心始终都隐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人们看的是黑洞照片,也是全球科学家不屈不挠的探索经历。百余年来,人类探寻黑洞奥秘的脚步从未停歇。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正是建立在全球众多科学家不懈努力的基础上,黑洞得以从理论基础到真正地被确认存在,并露出“真容”。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人们被黑洞的神秘与宇宙的浩瀚所惊奇,不如说是为科学家从未停止的探索脚步所震撼。在科学探索领域,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义,也感知到这些重大研究成果的背后,是一颗颗助力探索、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许多家长把黑洞照片的发布视作拓展孩子知识面、激发孩子好奇心的绝佳契机。孩子们的提问或许漫无边际,他们的着眼点或许奇奇特特,但对宇宙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的种子就此在心中生根发芽。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对于促进孩子们科学精神的孕育以及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孩子们此时此刻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积极选择科学事业并攀登科学高峰的不竭动力。
前段时间,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的口碑爆棚,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国人对天文及物理等科学知识的热情,也表明对祖国加快成为科技强国的美好期待。其实,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中国不断贡献着智慧,比如从对黑洞的拍照到“冲洗”,均离不开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不过,诚如专业人士指出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但前期研究和人才积累是取得合作“话语权”的重要因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家的社会氛围,培育并呵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有人说,“黑洞的故事刚刚开始”。科学探索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不仅仅是黑洞奥秘,还有诸多科学领域等待着我们的踏足与深究。这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今后能不能讲述更多更精彩的“黑洞故事”?关键就在于当前如何激发并呵护好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在好奇心的指引下,点燃科学探索的热情,未来中国的科技天地、科学的浩瀚星空必将群星闪耀。
新闻推荐
谢贤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于4月14日举行,每年除了颁发19个年度奖项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奖项:终身成就奖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