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整理以前的照片,打开电脑,一张张看过去。唉,许多照片我已经记不起拍摄背景是哪里了。那些看上去差不多的绿水、青山、建筑……当初一定是觉得美好觉得著名才拍下来的。可是时光冲淡了记忆,这些“到此一游”的照片,逐渐变得陌生,倘若照片中自我形象也不够好,那就真的失去珍藏的价值,只能一键删除了。
我喜欢那些有故事的照片。即使隔开漫漫岁月,仍能回忆起当初拍照时的情景。
有年秋天,我去乌镇参加戏剧节,在西栅住了两晚。第三晚,我搬去了南栅,准备次日认识一下南栅。这些年,西栅开发得很好,名气越来越响,但不可避免商业气息也变浓了。而南栅,因为还未大量开发,所以还能看到不少原生态景观。
次日清晨,伴着鸭叫声和土灶台的袅袅炊烟,吃完简素的早餐后,我就出门溜达去了。没有具体的目的地,就是随便走走,四处看看。在南栅福昌桥边,看到一条破船,边上竖着块牌子:照相每人三元。船夫说他是婚纱照摄影师,摄影水平一等一,听得我很好奇,立刻呈上三元请他拍照。拗造型的过程很快乐,船夫极有耐心,我也不赶时间,加上周围没有其他游客,我就放开来了,最后三元钱竟然拍了三十多张照片,古朴的拱桥,破破的木船,很有南栅味道。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些照片,我就想起那个不可复制的南栅清晨,感叹闲逛才能邂逅更多的惊喜。
有年冬天,被《爸爸去哪儿》节目带动得对东北雪乡产生了兴趣。去雪乡前,我特地置备了一套防寒用品。
雪乡的大雪谷,是《爸爸去哪儿》的外景地,在那边游览时,发现有间屋子的墙壁上贴满了东北特有的红绿花布,炕上也放着几件东北红绿大花袄,原来这间屋子是给游客拍照用的。随行的朋友笑说好土,不肯参与,我却觉得能融入当地民俗,很有意思。换上花袄,朋友在边上大叫:“翠花,上酸菜。”乐得我对着相机镜头不住地傻笑。拍完一看,嘿,效果竟意外地好,雪白的帽子在红绿花布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洁白,像一团白雪,衬得我面孔也变白了。哪有什么土气啊,明明羞答答的像个待嫁东北小姑娘呢。
旅行时,我还特别喜欢参与到当地各项活动中,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我觉得这是旅行的乐趣之一。2018年底,我在云南抚仙湖跨年。当天晚上,当地度假村组织了新春篝火晚会,邀请了能歌善舞的彝族姑娘过来领舞。那天,她们表演了彝族的烟盒舞、左脚舞,随后带领游客一起跳起了纳西三部曲、打青稞、七月火把节……我把相机丢给老公,嘱咐他给我抓拍,然后便加入到跳舞队伍之中。
篝火、夜空、音乐、舞蹈……浪漫的氛围迅速打开我身上所有欢乐的细胞,我跳了一圈又一圈,老公给我拍了一张又一张。晚上回酒店整理照片,有几张很有动感,我很满意。我想,等我年老的时候,再来看看这些照片,我一定不会忘记2018年底抚仙湖畔的跨年欢乐。(陆小鹿)
新闻推荐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与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短视频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与此同时,短视频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