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倚天屠龙记》剧照。
新版《新白娘子传奇》海报。近日,新版《倚天屠龙记》《新白娘子传奇》《封神演义》相继亮相,这些翻拍剧或倚赖原作的影响力,或凭借主演的号召力,在播出初期制造出一定的话题热度。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故事空洞、人物形象扁平、改编用力过猛等问题纷纷凸显,有的剧集直至收官,口碑和播放量都乏善可陈。
经典翻拍为何屡拍屡败?诸多失败案例作为前车之鉴,却挡不住前仆后继的翻拍者。今年以来,多个翻拍剧开播、开机、立项,如火如荼之势让许多人不禁感慨:“现在连影视剧都流行走复古风了吗?”然而,在这条行人络绎不绝的道路上,等待着他们的会不会只是一场“空欢喜”?
商业运作
不该拿情怀当借口
翻拍剧“扑街”早已不是新鲜事,甚至在电影行业,每年也都会有不少“翻拍”作品沦为票房毒药。如今的翻拍作品从立意上就已经出现偏离,当武打动作沦为了“慢镜头”、白娘子秒变“小白兔”、妲己与杨戬谈起了恋爱……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青年教师王婧看来,“既然用了"老版"的名,就必须与原著相符,这既是当下观众对翻拍作品的强烈意愿,同时也是翻拍作品对原著所应持有的起码尊重。商业运作不应把情怀当作借口,让一些翻拍剧披着情怀的外衣"招摇撞骗"”。
然而翻拍这个方式本身并非“洪水猛兽”,2001版的《笑傲江湖》、2003版的《倚天屠龙记》皆翻拍自老剧,同样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翻拍剧实际上肩负着独特的使命和价值。经典影视作品的品质无论多高,随着时间流逝总会出现技术落后、画面陈旧、风格定型等问题,无法满足各个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此一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翻拍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赵聪说:“翻拍剧不应沦为纯商业行为,致敬经典应该承载着对艺术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如果只是商业行为,那经典就会变了味儿。”
再创经典
比机械翻拍更有意义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用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的这句话来为翻拍剧市场纠偏可谓切中肯綮。从本质上看,此起彼伏的翻拍潮暴露的是国内影视产业的沉疴积弊。影视产业为资本所捆绑,利益至上。“赚快钱”和“多赚钱”成为某些从业者的准则,这正是部分翻拍剧浮于表面、缺乏创新,剧情注水、故事拖沓,粗制滥造、敷衍塞责的弊因。
翻拍经典并不是贴合不同时代语境的简单复制粘贴,优秀的翻拍作品其实是一次卓越的创造性转化过程,是在经典的基础上再创经典。对于创作者而言,一旦重启经典就应当对经典负责到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新视角延展出新理解,让经典与时代同频共振。
翻拍本身并没有错,翻拍乱象实则是影视产业的运作出现了问题。新时代呼唤优秀的翻拍作品,正如2017版《射雕英雄传》监制郭靖宇所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新的郭靖和黄蓉”,对于经典作品而言,一部好的翻拍剧就是一次华丽重生。创作者应当秉持匠心,让更多影视经典在新时代下透出全新的价值。
新闻推荐
《鬓边不是海棠红》《租界少年热血档案》等待上线 黄晓明尹正唱响梨园情
于正(左二)与黄晓明、尹正(右)等亮相分享会黄子韬信心十足羊城晚报记者王莉5月9日、10日,爱奇艺在北京举办iJOY悦享会,发布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