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如花,或许很多人都会想起周星驰电影里的如花形象,那个如花,是一个男扮女装的汉子,简直不能称之为“花”。
但其实,如花似玉这个成语,最早就是用来称赞男人的,只不过,许多词语都在时光中转换了性别,不少原本专属于男性的形容词,在时光的洗礼后,变成了女性的形容词。
“如花似玉”出自《诗经·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国风·魏风·汾沮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首先提出“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其中吟咏自己的意中人“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说文解字》:“英,草荣而不实者。”草木开花还没有结实叫“英”,因此“英”的本义就是花。
也就是说,如花似玉是赞美自己的意中人,容貌就像花儿一样美,德行就像玉一样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玉其中包含的“品质”的含义被淡化,而花则成为了女性的专属形容词,于是,如花似玉便成为了对女性美貌的赞美。
(中华网)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肖欢欢)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亚洲文化嘉年华”昨天再度进行了全要素彩排,将于今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