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娱乐响当当”听一听!全新娱乐音频节目全面上线!
《罗马》是“为大银幕而生”的作品,却只在全球约1000家影院放映过。它背后的公司、“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和传统院线的矛盾是主要原因。网飞打破了传统院线“90天放映窗口”的行规。让用户可以同步在线观看到电影———直接动了院线的奶酪。
为了让《罗马》获得冲击奥斯卡的资格,网飞“破格”让《罗马》能够在院线放映———这一举动,让传统院线翻尽白眼。法国院线激烈抗议,让戛纳电影节将《罗马》以及连带后续的“网大”都拒了;在导演阿方索的家乡墨西哥,放映这部“墨西哥史诗”也变得艰难,因为无法与当地的主流院线达成合作,该片仅在当地约40家影院上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1%的排片,已经算得上是“大面积公映”了,理由很简单:网飞还未进入中国市场,这次放映是为未来做准备的敲门砖。
《罗马》由参与者媒体公司(ParticipantsMedia)出资1500万美元制作,据说网飞用2000万美元将之拿下。后来,为了影片“冲奥”,网飞直接砸了3000万美元的公关费用———这个数字,是常规电影公司为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平均花费的3倍!不要忘了,这还是一部没有明星加持、黑白的、外语的电影。网飞的拼命,毫不掩饰。
对于这次合作,外界纷纷扰扰。
大名鼎鼎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是反对派中一员,他认为“网大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电影”。他说:“一旦选择在电视上首播,你拍的就是电视电影了。如果拍得好,当然该得一座艾美奖,但不应该得奥斯卡。我认为那种在上线之前、象征性地在电影院公映不到一周的电影,不应该有资格获得奥斯卡提名。”
网飞强硬回应:我们在给观众提供更多渠道和选择,“那些去不起影院或是身处没有影院的小镇的人们,能在同一时间、任何地方享受到上映影片。”
阿方索的说法呢?很微妙,大家品一品:“我是一个非常重视影院观感的人。我觉得电影、尤其是我自己拍的电影,只有在电影院才能获得完整的体验。有的电影,我们要留到影院再看;但有的,我们会说:我可以就在这看了(指在小荧屏上看)。不同的片子需要不同的方式观赏。我还是相信影院观感,但我觉得在家观影的体验也可以并存。这不该引起争论,应该共存(因为可消费科技发展得太快了)。你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电影都受到了支持(在流媒体释出),这种多样性真的能帮助影院前进。”
嗯,按照这位《罗马》导演的意思,《罗马》还是最应该在电影院看,对吧?
5月15日,第72届戛纳电影节开幕。本届戛纳,最受关注的是拥有黄金阵容的《好莱坞往事》,昆汀+小李子+布拉德·皮特,能否拿下金棕榈?
南都记者刘平安
新闻推荐
街谈第72届戛纳电影节5月15日开幕,开幕式红毯万众瞩目,在这条世界最著名、只有60米长的红毯上,除了顶级的国际明星、影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