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日前召开2018年度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发布会,电影《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电视剧《猎毒者》因烟草镜头过多获“脏烟灰缸奖”。中国控烟协会呼吁,规范管理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对于有过多烟草镜头的影视剧作品,取消其参与评优活动资格(《北京青年报》6月23日)。
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的诱导,是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在影视剧中看见烟草镜头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增加3倍;不吸烟的青少年如果其偶像吸烟,则他们对吸烟行为认同的可能性提高16倍。自2007年以来,中国控烟协会连续十几年对年度热播的电影和电视剧进行烟草镜头监测,从2011年开始,控烟协会还专门设立“脏烟灰缸奖”。监测结果显示,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有烟草镜头的片数、烟草镜头个数和时长,都明显减少了。
尽管如此,一些知名导演及其影视作品我行我素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此前,冯小刚曾因为《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连续两年获“脏烟灰缸奖”。今年,电影《邪不压正》的入选,则是姜文导演继《一步之遥》《让子弹飞》之后第三次获得“脏烟灰缸奖”。
反讽归反讽,作为一种民间行为,“脏烟灰缸奖”的评选本身并没有约束力。虽然每年都有影视剧“获奖”,但无一获奖剧组领走奖状。在有的制片方看来,吸烟现象原本就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在影视剧中呈现吸烟镜头并无不妥。同时,一些导演在人物表现方面患上了“烟草依赖症”,“猛抽烟表示苦闷,吐烟圈象征潇洒”几乎成了惯例。殊不知,这些烟草镜头误导了公众。
鉴于影视剧在公众中的广泛影响,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有较多吸烟镜头的电影、电视剧,将不纳入总局举办的各种电影、电视剧评优活动。”不过,在一些地方部门和社会组织举办的评优活动中,烟草镜头过多并未对作品参选产生影响。许多因烟草镜头过多备受诟病的“脏烟灰缸奖”作品,依然成为各种电影节、电视节的大赢家。比如,去年的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就先后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华鼎奖中国电影最佳影片、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8年度影片等殊荣。一部表现抗癌生活的电影,镜头中居然多次出现具有致癌风险的烟草,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此次“脏烟灰缸奖”发布会上,中国控烟协会呼吁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于有过多烟草镜头的影视剧作品,取消参与评优的资格,值得社会各界重视。这一呼吁也应该成为全社会共识。发挥好影视评选的导向作用,自然能够让更多影视作品远离“烟味儿”。
◎张淳艺 公务员
新闻推荐
《急先锋》先导海报成龙(右)与唐季礼近日,由唐季礼执导,成龙、杨洋、艾伦、母其弥雅、朱正廷出演的跨国安保动作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