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搭档第四次合作,交出了一份“炸裂”的答卷。本版摄影:南都记者钟锐钧
数娱
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导演林超贤完美演绎“如何刷新观众的想象和认知”,动作场面更激燃、更炸裂,让人大气都不敢喘。当大家都以为到头的时候,林超贤将“钢铁直男”的纯粹和极致的职人精神继续升级,奉献新作《紧急救援》!
老搭档彭于晏毫不推脱,义无反顾地搏命出演。从高空被甩下,仅靠一条绳索被长时间地吊挂;被扔进翻滚的海里,“被太平洋的咸水喂饱”;日常被烧、被炸,“导演亲自下手”;日常是超高强度的专业体能训练,连睡觉都没时间……彭于晏一次次“被虐出新高度”,但照旧一次次舍命陪“魔鬼”———“魔鬼林”都不足以形容林超贤了,他现在被江湖人称为“禽兽林”!
《紧急救援》在上海电影节上宣布: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南都记者“活捉”了林超贤和彭于晏这对“爱得很盲目”的绝世搭档,畅谈《紧急救援》近8个月的地狱式日常。
《紧急救援》是中国首部海上救援打捞题材作品。林超贤对实拍的极致追求早已业内闻名。这次,林超贤首次挑战难度极大的“水戏”,海陆空救援坚持实拍。
这一次,彭于晏学会了潜水、游泳、攀岩、开直升机、急救等等十八般武艺,每天连轴转地训练,“不仅仅是体能和技能,更重要是心理层面,要训练出救援人员巨大的勇气和信念。”彭于晏说。猜猜日常的养生和休息是什么?答案竟然是跑步锻炼!
1【上天】戏
飞到200-300英尺高,从直升机上
把彭于晏吊下来,一吊就是三四个小时!
拍摄空中救援的场景时,彭于晏有过担心,“第一时间是想怎么可能,我都快吐了……”拍摄难度巨大,演员除了要克服恐惧,还要和机器、镜头保持合适的距离,兼顾多组工作人员的协调。现场的专业救援人员都被剧组的敬业精神感染,“为了符合镜头要求,他们也要突破常规”,一般救援人员的作业高度在100-150英尺,但彭于晏被拉到了200英尺的高度。
林超贤:一般情况,救援人员下飞的高度在100-150英尺之间,但画面出来后我觉得效果不够。我在另外一台直升机上拿着机器拍,盯着监视器的画面,觉得“还得继续飞(高)……”本来只打算飞高100米左右,结果最后飞了300米,我完全不知道。回来看片才知道,哎呀原来我把你吊在外面这么长时间……(笑)
彭于晏:对,一吊出去就是三四个小时。但我没想这么多,也没这么多时间沟通,只想赶紧拍好,我其实也不知道这么高的……我下去以后教官特别紧张,一直护着缆绳。上来以后机长就对我说“彭于晏,你真努力!这种高度我们一般都不下的……”(笑)但当时一下去就在演了嘛,我要等Cut才能上来。
林超贤:你都没有选择的,你在下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笑)!
2【入水】戏
拍激流营救,下潜到海里30多尺
彭于晏被太平洋的咸水“喂了个饱”
林超贤透露,主演数次潜到水下30尺,其中一场潜水救援戏,为了营造出黑暗、恐怖的氛围,水面绝大部分都被黑布罩住,仅留有几个圆形的透气口,演员要超长时间闭气———这是彭于晏和辛芷蕾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还有一场激流营救戏,因为威亚缠到船底出不来,彭于晏喝了不少太平洋的海水。
林超贤:有场急流里的戏,我们用机器把浪打起来,很猛。演员下去基本都不是在演了,都是真实反应(笑)……
彭于晏:你还在上面说(浪)再大点再大点!
林超贤:(笑)对!当我到下面才发现这么厉害,一个一个浪打得很高,我基本看不到镜头,那时我才知道真的很危险。他们都喝了好多海水。
彭于晏:水很咸,而且喝不完。我拍林导所有的戏,最后发现我都是在“演”导演,他和我一起潜水,急流里的镜头他亲自掌机;我拍在水里被炸的戏,他自己先试。他自己做了一场“紧急救援”!
3“表白”戏
最柔软、最温暖的瞬间
《紧急救援》是林超贤和彭于晏的第四次合作。每次林超贤挖下“巨坑”,彭于晏都义无反顾地跳下去。彭于晏打趣地告诉南都记者:“每次导演邀约都说是拍爱情片,很轻松,你可以!”林超贤用“港普”有爱地回应:“你说得对,为爱甘愿受骗哈哈!”对方在彼此心中是怎样的存在?”两位钢铁硬汉都给出了走心的回答———采访当天最柔软、最温柔的Moment诞生了。
彭于晏:“拍很多场景,导演都给了我勇气。我有很多不确定,导演第一次拍这个题材难度很高,但他给了我精神上的安定力量。(拍摄过程)危险,但他一直都在,所以我愿意去拍,我相信可以拍出他想要的镜头、我一定可以满足他想表现的角色状态。他是我精神上的导师。”
林超贤:“演员能做到这种程度,我敢说,只有他(彭于晏)才能做到!如果他不来演的话,这个项目可能进行不下去。有他牵头,其他人都会看着他,以他为目标。他可以带动身边的演员,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我特别欣赏他做事的心态,之前我以为只有张家辉是这样的,结果我碰上了彭于晏。我的每部电影都希望能和他一起成长,他像是陪我跑很长很长路的马拉松挚友。”
接林超贤的戏,主演是真·上天、入地(水)、下火海。
团队耗时3年,辗转中国福州和厦门、墨西哥三地。
演员所穿的救援服装,是远赴欧美量身定制的,
每套重达15公斤、造价8万-10万元。
拍戏时,彭于晏依然保持一天6小时的体能训练,
每天跑8-10公里不在话下。
南都记者刘平安实习生薛雅静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董哲编剧、高希希导演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八子》今日起在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赣南中央苏区“八子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