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娱乐 电影时光 新鲜电视 欢乐综艺 音乐生活
新岭南 > 娱乐 > 电影时光 > 正文

从《调音师》看印度“神片”“神”在何处?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6-30 06:55   http://www.kcqsx.com/


《调音师》电影剧照。资料图片

●李衔夏

不久前,又一部被影迷誉为印度“神片”的电影《调音师》进入国人视野,上映之后取得3亿多元票房。对于当前单片票房动辄几十亿元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成绩不算特别傲人,但已经超过其在印度本土的总票房,这种情况放到世界电影市场中来看,并不多见。就全球电影市场发展趋势而言,某部电影的海外市场总收益有可能高于本土,但本土票房一般都高于其他任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上映之后的收入。考虑到印度还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这就更显得耐人寻味了。

在亚洲电影之中,印度电影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载歌载舞”。印度电影对歌舞的迷恋似乎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从未消散过,几乎每部电影都有歌舞元素,以致于在很多外国观众印象中,印度电影可以与歌舞片画等号。连英国导演拍出来的印度题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把歌舞摆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较之于中国、韩国、日本、伊朗电影屡屡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较少见到印度电影的踪迹(除了《流浪者》曾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印度的宝莱坞更倾向于走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影片的娱乐性、观赏性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独到的创作经验,涌现出一大批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神片”。

电影《调音师》改编自法国的一部同名短片,短片讲述了一位假装盲人的钢琴调音师意外目击了一桩谋杀案后发生的故事。改编版本中保留了“装瞎”这一核心戏剧设定,但主角的身份从调音师变为钢琴师,片名可以算是“名不副实”了。这个设置的变化最直接的考虑,是为了展现印度电影的歌舞长项,尽管这一元素相较于宝莱坞电影的“标配”已经做了较大程度的淡化,主要体现在男主角的自弹自唱上,但音乐元素的融入还是为改编版本带来了颇具辨识度的地域风情。

近年来深受中国影迷欢迎的一些印度电影之所以被戏称为“神片”,原因之一在于电影中随处可见的神话、宗教等文化元素,诸如《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更把主角设置为一名虔诚的信徒。《调音师》当中也有这样一个情节,主角阿卡什真的失明之后,在遭遇三个歹人威胁之际,急中生智借助湿婆神激发了歹人的善心,从而逃过一劫。因此,要真的看懂印度“神片”,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印度哲学文化知识,才能充分体会到影片以神灵之名义,展现人间百态的创作初衷。

“神片”的另一个由来,在于其剧本、情节充满各种“神奇”的反转。这种“神奇”,并不是像某些奇幻大片徒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和哗众取宠的噱头,剧情却漏洞百出,人物塑造更是面谱化的生硬、单薄,而是在看似不可能的“神奇”之中,焕发人性的光辉。例如由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讲的是一个摔跤手异想天开将女儿培养成世界级运动员的故事。这是一部提倡男女平等、激励女性发展的电影,情节峰回路转、扣人心弦,但因为铺垫充分,交代完整,并不令人感到突兀。难得的是让人笑中有泪,片中人物情感的流露同样一气呵成。说到底,电影中的角色“立”起来了,电影才撑得起来。

《调音师》也堪称是一部脑洞很大的“神片”,号称“每分钟都有反转”,这当然只是广告词。其实它整个故事线条还是比较简单清晰的,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个人从装瞎到真的被人弄瞎,再到失而复得、重返光明的故事。男主角阿卡什最初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他装瞎与撒谎是出于私利,为了让更多人接受他的音乐。片中出场的其他主要角色也并非善类,片中不乏阴谋算计、“以恶制恶”的荒诞桥段,叙事和运镜都格外流畅,笑料迭出。但神奇的是,这样一部以黑色幽默和辛辣讽刺见长的电影,竟然能让很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激动、感动、牵动、震动,甚至影片播放结尾还有观众鼓掌。这大概就是印度神片的“神采”吧,不管是反思教育制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是批判人性私欲的《调音师》,哪怕表现的是一些较为沉重的话题,整体上依旧呈现出欢快、明亮、乐观的喜剧基调,让人不知不觉感到心潮澎湃、轻盈飞翔。

纵览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印度“神片”,其成功之处往往不是影片的拍摄技术有多精湛、手法有多高明,而是影片主创用自己民族血脉里流淌的那种热情奔放、热力四射的韵律感,聚焦值得探讨的社会话题,点燃观众内心对真善美的一种精神向往,让人重温渺小个体渴望获得强大能量的心灵梦想。

归根结底,印度电影的“神”,植根于印度本土文化信仰和民族气质。由此反观中国,要拍出有中国韵味又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电影,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人文根基,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镜头语言,把人与人之间错落复杂的关系摸出规律、捋出头绪,表现出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今华语导演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王家卫和李安。譬如王家卫《花样年华》中“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羁绊,李安早期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从家庭的角度映照社会与文化环境,无不令人回味。要想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步履稳健、前程远大,电影人需要潜心研究中国哲学文化,温故而知新,才能创作出更多好看、耐看、感动自己也打动他人的优秀作品。

新闻推荐

三墩村 开启扫黄打非“护苗”行动

本报民众讯(通讯员林楚云)6月1日,三墩村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护苗”行动暨快乐“六一”公益观影活动。活动由村志愿者带...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从《调音师》看印度“神片”“神”在何处?)


 
频道推荐
  • 印度电影《调音师》是狗尾续貂还是再续佳作 反转有点多 折射出社会与人性
  • 与壹心娱乐和平解约,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关关”乔欣其实挺有想法
  • 春日 “彩格纹”舞曲跳起
  • 电影《天火》发布会 王学圻昆凌携手演绎“父女情”
  • 纪录片《龙虎武师》 集结最强“武师阵容”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