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人生:迪士尼传》(美)迈克尔·巴里耶 著杨阳、董亚楠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传记
陈华文
关注电影的人很容易发现,全国电影院线每月的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几乎都有动画片。而提到动画片,不能不提及美国动画奇才、企业家华特·迪士尼。他不仅是动画之父,也是最早、最成功地将艺术与商业进行融合的人。
本书作者迈克尔·巴里耶,是美国著名电影艺术评论家,本书既是个人传记,也是一部文化史。作者查阅了数十座迪士尼档案馆的资料,采访过150多位相关人士,清晰地还原了迪士尼这一奇妙王国建立的过程。
迪士尼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创意者之一,创作持续影响着动画电影艺术、美国商业和文化。他是充满激情的梦想家,从农场小子、年轻商人一步步成长为动画奇才;他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家,从动画制作到真人电影,再到纪录片和主题公园,他从不停止探索。
然而,艺术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带来的不仅是得意满足,也有失落和彷徨。我们都知道,迪士尼创作的最著名动画形象是米老鼠(米奇)。米奇于1928年首次在动画片《飞机迷》中出现,然而,当时米奇的社会反响并不大,且米奇的艺术形象还没有定型。一个人制作的动画片不能被观众认可,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迪士尼并没有气馁,他鼓足勇气改进故事脚本,优化米奇的动画形象,并且将声音植入动画片中,《威利汽船》动画片在纽约上映后,引起空前反响。这是迪士尼第一次被美国人知晓,也标志着动画片第一次真正走向影院大银幕。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永不满足、奋斗不止。20世纪50年代之后,迪士尼推出了《仙履奇缘》《小飞侠》《小姐与流浪汉》《睡美人》等。总体上看,迪士尼动画片在故事创意上,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中“起承转合”的模式,故事注重“最后一分钟营救”技巧,剧情紧凑、冲突激烈,处处充满悬念。迪士尼动画的风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运用动画片“上天入地、夸张变形”的特色,在迪士尼系列动画片中,其美术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各种动画角色都尽量拟人化,造型极尽夸张、幽默。如果用一句话阐明迪士尼动画的成功之道,那就是善于贩卖人类的想象力。
谈到迪士尼动画,笔者不禁想起我国的动画片。其实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推出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和迪士尼动画片基本是同步发展。进入50年代之后,我国艺术家推出《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哪吒闹海》等很多经典之作,在国际影坛上被人冠以“中国学派”。近年来,我国动画片创作与生产势头被普遍看好,尤其是“孙悟空”这一个艺术形象,成为很多动画片的主角。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动画缺乏迪士尼动画持之以恒开拓市场的定力。再则,中国动画片在角色形象设计方面,要在本土历史文化中寻找故事资源,只有真正确立了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中国动画片才能走出去、叫得响。
迪士尼曾经说过:“我只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一切都开始于一只老鼠。”迪士尼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为全世界的人带来了欢乐,但若我们仅仅从这一方面去判断他所做出的贡献,仍是不够的,迪士尼在医治、安慰人类心灵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也许比世界上任何一位心理医生都要大。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将于8月1日建军节在全国上映。影片由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