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中)接受采访。作为北京人艺今年首部原创大戏,话剧《杜甫》从题材选择到舞台呈现都一直备受瞩目。7月1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后,导演兼主演冯远征携众主创首次亮相,解读了这部剧的诞生始末。
表现杜甫高尚且高贵的灵魂是创作初衷
作为北京人艺年度首部新剧,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将于8月9日在首都剧场首演。这是继经典剧目《李白》演出近30年后,北京人艺舞台上又一部聚焦唐代诗人的历史剧。
冯远征11日在京介绍,《杜甫》和《李白》都出自编剧郭启宏之手;和李白一样,杜甫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比起他的诗作,诗人的人生境遇却并不太为人所熟知。“我们将让观众从中看出他的理想与人生追求。”
郭启宏认为,表现杜甫高尚且高贵的灵魂是自己的创作初衷。该剧选取了杜甫从“安史之乱”后直至去世这一段充满坎坷的人生轨迹,既从现实角度又兼具浪漫色彩地再现其人生境遇与性格。
“我们表现了杜甫的苦闷,从中看出他的理想与人生追求。”导演冯远征说。
《李白》之后人艺再排《杜甫》两者有什么不同?
跟人艺演出近30年的经典剧目《李白》一样,《杜甫》也出自著名编剧郭启宏之手。冯远征透露,郭启宏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酝酿该剧,几年前就已经创作完成剧本,此次进入排练场前又经过数次修改。
说起《李白》与《杜甫》有什么不同,冯远征直截了当地说:“《李白》有故事情节,《杜甫》没有故事情节。”他说,郭启宏的剧本写得飞扬、洒脱、浪漫,但戏剧冲突却很弱,这也给他导演和表演都带来了很大难度。
原本最早定的就是冯远征来饰演杜甫,但出于对导演工作的负责,他也曾邀请濮存昕、吴刚来出演这个角色,但都被婉言谢绝,他只能有些无奈地继续当主角。
12天读24遍剧本冯远征又导又演累坏了
“这个戏导演是我,杜甫的扮演者也是我!”前几年,网络上很是流行恶搞的“杜甫很忙”,这四个字如今放在冯远征身上再合适不过。他说,下次我再也不这么又导又演了。夫人梁丹妮则在一旁心疼地说:“他白天要给大伙排练,没时间背台词,就晚上回家再背,有时候我半夜醒来还看见他在背词。”冯远征脸上则是疲惫而无奈的笑。
郭启宏的剧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中隽永优美的文人气质,厚重的文化内涵。这部剧在语言上文白夹杂,既充满诗意又保留了古汉语当中的精髓,不少台词都带着韵脚,让观众听起来得到审美享受。但这样的台词对演员却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需要演员丰富的文学积淀和对台词的把控力。为此冯远征在排练前,先带着演员用了十二天的时间读剧本,“我们排练之初并不着急,而是踏踏实实去读剧本。刚开始大家都读得磕磕绊绊,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读了十二天二十四遍之后,我们渐渐读懂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演清楚。”冯远征说,此次人艺舞台上将呈现的是一个现代人眼中的杜甫。
据悉,该剧将经过接下来一个月的继续打磨,于8月9日与观众见面。(新华网)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簪子应该是横着插还是竖着插?易烊千玺插对了吗?”网剧《长安十二时辰》这几天引发不少观众的热议,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