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考据癖”,点燃了对盛唐文化的热情。除了剧情,剧中的服、化、道等细节也为网友所津津乐道。主创朴实的匠人精神使得剧集扎根于传统,着眼于实际。
《延禧攻略》火遍大江南北,除却“爽剧”本质,与其抛开浓墨重彩,创造独特的审美风格不无关系,精致的画面展现冷色调的高级灰质感。服装方面,剧组专门找来了曾在故宫担任文物修复工作的绣娘,为剧组缝制衣服。所以演员们身上的戏服,个个工艺考究。
不光服饰配饰还原,连一个小细节都遵循了清朝满洲宫内的规矩,满族女性每边耳朵上会扎三个耳洞,两耳共计六耳洞,各戴三只耳环,称“一耳三钳”。后来,满族人受汉文化影响,习俗上也发生了改变。有的妇女只扎一个耳眼或只戴一只耳环,这在当时的乾隆皇帝看来,失去了满族的特色,于是下令不可更改一耳三钳的习俗:“扎三个耳眼,却只佩戴一个耳坠,尚可。若只扎一个眼,彼即全然汉族矣,断不可。”
年初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同样还原如诗如画的中国风。从拍摄选景到场地布局,《知否》展现了宋代的市井风貌,大宅府邸、街头瓦巷,每一帧的画面都仿佛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宋代风情画。
剧中喝茶的场景也十分还原历史。宋代点茶是将茶叶研磨成粉状,先用热水淋一遍茶盏后倒出,也有用火烤热的,称『温盏』,后将茶末放在茶盏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膏状,称为『调膏』,然后再入沸水『回环』,用茶筅搅动『点茶』,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可以说,服化道影响观众的第一眼审美,决定了一部戏的基础品相。观众熟知的《琅琊榜》、《大明宫词》等都是服化道精致的代表之作。特别是对古装剧来说,服化道既要还原服饰、道具、礼仪等外在表现形式,又要塑造人物的思想内涵、气质风骨,极为重要。好的服化道也是剧集的诚意所在,“引起极度舒适”的传统文化之美往往令观众着迷。
新闻推荐
回应在《亲爱的,热爱的》中的表演争议李现:抓住角色的不完美塑造的人物才丰满
李现(《亲爱的,热爱的》海报)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俊)在东方卫视热播的《亲爱的,热爱的》中,李现首次扮演一位霸道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