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资料图片)上周,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入驻国际网球名人堂。对中国网球乃至亚洲网球来说,这都是历史性的一刻。过去十几年,中国网球完成了从专业化到职业化的跨越,并迅速成为亚洲网球中心,网球在中国已不再是小众运动。近日,国内首部网球题材青春励志剧《奋斗吧,少年!》在湖南卫视“青春进行时”剧场和芒果TV热播,李娜的加入让该剧增色不少。在中国网球学院院长蒋宏伟看来,《奋斗吧,少年!》的播出对青少年选手成长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剧作>>>
《奋斗吧,少年!》让青少年爱网球
《奋斗吧,少年!》由赵小鸥、赵小溪执导,李嘉编剧,彭昱畅、董力、张逸杰等主演,李娜、姜山、宋伊人特邀出演。该剧讲述了育青中学网球队队员们在网球梦想与友情的激励下突破自我,从单打独斗到逐渐体会到队友甚至对手的意义,最终领悟到运动真谛的故事。
62岁的中国网球学院院长蒋宏伟说:“《奋斗吧,少年!》这部作品题材很好,对青少年网球选手成长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蒋宏伟历任中国女队、国家队总教练,见证了中国网球几十年来的变迁。
“现在的小孩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开放式教育,不像过去的孩子,为了打球而打球。”蒋宏伟认为这个观念转变很重要,尤其是对网球这样源自西方的运动项目,大家接受起来的时间缩短了很多。
蒋宏伟认为青少年事关网球的未来,是不容忽视的群体。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传播网球精神、体育竞技文化尤为重要。而正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热播的《奋斗吧,少年!》在这一点上极为吻合。
发展>>>
中国网球必须打破传统建队模式
去年夏天,《奋斗吧,少年!》剧组在中国网球学院拍摄了4个月。开拍前,演员们提前进组进行了为期数月的高强度专业训练。
剧中,李娜退役后首次“触电”,饰演一名书店老板,丈夫姜山则出演一名球拍修复大师。不过对《奋斗吧,少年!》这部作品来说,李娜在剧中的另一个身份或许更为重要——技术顾问。这个更为贴近李娜本色的职位,往小处说增加了作品厚度,往大处说也会间接推动中国网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与发展。
如今,“李娜”这个名字已成为无数青少年心中的榜样,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套用“李娜模式”,成才几率就会大很多。但在蒋宏伟看来,这可能是一种误读,“外界在谈到中国女网突破时,总会强调后面的单飞阶段,没有关注前面发展的过程,他们对球员成才规律不了解。这导致一些家长有点迷茫和浮躁,认为只要按照李娜这个模式套过来就能成功。”(宗禾)
新闻推荐
7月21日,在日本东京,工作人员统计选票。新华社/路透据新华社消息依据22日揭晓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结果,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