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疲态尽显的《中国好声音》在经历“七年之痒”后,会就此画上句号。没想到,今年夏天,新一季《中国好声音》又如约而至。不由让人感慨,真是“铁打的"好声音",流水的"兵"”。尤其是见到那些当年看着“好声音”长大的孩子,如今已站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勇敢追梦时,感慨尤深。
如果不是本季第一期节目中,从学员到导师再到幕后及观众,不断替《中国好声音》“背书”,或许很多观众都没有意识到,转眼这档音乐节目已经来到第8个年头。
从2012年的横空出世,到今年的逆势而上,火爆一时也好,走下坡路也罢,“好声音”坚持走了下来,陪伴众多观众走过一个又一个有音乐陪伴的夏天,着实不易。
《中国好声音》乐队总监刘卓说,8年来,“好声音”在他身上烙下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印记,并希望“好声音”能够一直办下去,在这个节目里老去。
其实,对很多粉丝来说又何尝不是。因为有“好声音”,每一年的夏天有了不一样的回忆——回忆里有明星导师争抢学员的逗趣互掐,有听到心动好声音时的欢呼雀跃,也有喜欢的学员告别舞台时的暗自神伤。他们已习惯有“好声音”陪伴的夏天。
8年来,学员来来去去,《中国好声音》始终在稳中求变。导师、赛制等方面,每年都会来点新变化,但“盲选”“双选”的核心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当一个节目需要靠“卖情怀”,不断讲述自己的威水史,自己给自己吆喝时,显然已走入衰落期,就像一个人到晚年的老者不断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一样。从初期的辉煌,到中间的改名风波,再到如今的江河日下,《中国好声音》历经起伏,颓势已无法挽回,哪怕请张学友、王菲来做导师,也无法力挽狂澜。
关于没落的缘由,网上已有太多分析,如观众审美疲劳、同类型节目竞争加剧等,不再赘述。需强调的是,这只是一个综艺节目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已,没什么好指摘的。再说,又有哪一档综艺节目能够保持常青?观众的口味永远在不断变化。能够坚持8年的也不多。何况“好声音”还给华语乐坛注入了众多新鲜血液,如梁博、吴莫愁、吉克隽逸、金志文、张碧晨等。它不仅帮助一个又一个有才华的年轻音乐人成功圆梦,更激励无数青少年勇敢追梦。
因而,顺其自然就好,尽情享受当下的“好声音”就好。
新闻推荐
再次担任《声入人心》出品人廖昌永:选拔标准更严,首席要外形好还要唱得好
廖昌永前晚,湖南卫视《声入人心2》先导片播出,“全新36子”跟观众见面。在先导片中不难看出,《声入人心》第二季有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