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辉在《小欢喜》中饰演“季胜利”,与咏梅、郭子凡搭档演一家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慧) 《小欢喜》收视口碑双红,剧中三个家有高考生的家庭故事也引发观众热议。“季胜利”饰演者王砚辉昨日接受媒体微信采访时透露,日常跟儿子沟通没问题,很像“季胜利”与“季杨杨”相处方式:“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有老戏骨之称的王砚辉还夸奖演儿子的郭子凡很棒,戏里他要动手打儿子,是郭子凡鼓励他“来真的”。
和咏梅搭档默契 演出中年夫妻的含蓄
汪俊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小欢喜》,聚焦三种类型的家庭在孩子面临高考这个重要节点时,所暴露的亲子问题。新播出的剧情里,因为父母长期工作缺少关爱的季杨杨,得知妈妈刘静患癌后,主动剃光了头发要陪她渡过难关,之前剧情里还在跟父母闹别扭的他如此暖心,让不少人感慨不已。此外,季胜利发现刘静生病后赶去医院,两夫妻眼含泪光四目相对的场面,也触发观众的“泪点”。
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砚辉分享了他跟柏林影后咏梅演对手戏的感受,“咏梅老师是个非常好的演员,而且人也特别好。这几天我看了一下剧,觉得我们俩对人物的诠释还行。就是(演出了)中年人的那种含蓄情感表达。”
人到中年跟妻子相处平淡中饱含深情,那突然回到儿子季杨杨身边,长期缺位导致的父子关系紧张是肯定的。说起剧中打季杨杨那场戏,王砚辉透露自己是真动手了,“郭子凡这个孩子特别棒,他一直说"爸,没事儿,你就来真的,给我点儿刺激"。作为一个这么年轻的演员,能有这种思想(觉悟),他以后一定会有所成绩的。”
虽然是前辈,王砚辉说 “两父子”在剧中没什么对话全靠眼神交流,但是依旧积累下深厚友谊,“我杀青的时候,他送我一把花,然后我们俩相拥在一起,我们俩眼里都含着泪”。
表演被夸“高级”,王砚辉最在乎分寸感
相较出演《小欢喜》的其他演员,王砚辉不是里面观众最熟的电视圈中人,但他的演技在业内有口皆碑,去年两部大热国产电影从《我不是药神》到《无名之辈》,王砚辉塑造的反派角色实在让人难忘。是什么契机让他愿意出演“季胜利”这个体贴妻子、操心儿子的干部老爸呢?
王砚辉透露是黄磊主动邀约,但演“区长”角色开始有过顾虑,“顾虑在于怎么演好干部的分寸感。分寸感的把握是我特别注意的,就是怎么能够达到他的那个标准度,这个有些难度。”
导演汪俊曾夸王砚辉的表演“技法高级”,对此,王砚辉直言,感谢导演在现场和自己不断沟通,才让剧中人物更加丰满、鲜活:“我自己认为,演干部也好,演区长也好,你首先还是要演人,他要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个性,有爱有恨。”
被问到演《小欢喜》是否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也融入剧中时,王砚辉表示像季胜利、刘静与儿子季杨杨这种疏离感,其实是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情况,“我对这件事也有很深的感受,因为我也是长期在外拍戏,在家里时间很少。那能回家的时候我就多陪伴儿子,多站在他角度上想一下,有矛盾就忍让,应该是越来越好。”
至于跟儿子的沟通会不会比季胜利跟季杨杨那么困难,王砚辉回答:“我儿子现在还小,才12岁,可能还没有到叛逆的时候,我跟他沟通还挺顺利的。而且这个假期我也没拍戏,就是要陪伴他一下。”
王砚辉还说他跟儿子的相处,很像季家父子的相处方式,“我们话不多,他虽然才12岁,但是一个眼神彼此就能很明白(意思)。这种感觉挺好的,挺深沉。”
事实上,《小欢喜》不仅给观众带来思考,参与者也有收获。王砚辉说自己拍完这部剧,也反思了孩子教育的问题,“有太多的声音告诉大家,应该对孩子这样那样,但我觉得这件事很困难,我这次回家感觉矛盾,很希望时常陪伴儿子,但是又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因为父亲的所作所为他是看在眼里的。”王砚辉最后表示,拍完这部剧最大收获就是“踏踏实实,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行,生活简单一点。”
新闻推荐
话剧《革命之路》国家大剧院首演 沙溢胡可演绎美国中产阶级婚姻困局
据新华社电由沙溢、胡可领衔主演的话剧《革命之路》1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该剧改编自美国小说家理查德·耶茨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