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剧照。
沈月在刚播完的剧版《七月与安生》中,沈月饰演安生。最初进入娱乐圈,沈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用为找工作发愁了。
2017年,沈月因主演偶像剧《小美好》被大家熟知,伴随名气而来的还有一些争议和批评,“我只拍了几部戏,我觉得我之后还有很多上升的空间,我会更加努力。”而面对网友对她身高和身材的诟病,沈月很大方地作了回应:“身高、身材比例这些可能没办法改变了,我也在健身、减肥,让自己变得更好。”
拍戏导演一喊“咔”就紧张
沈月当初在电视台当实习编导,“我觉得做编导可以见好多明星,不过最重要的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后来有经纪公司看中沈月,准备签她。沈月第一反应是“这样就不用为找工作发愁了。”沈月说她衡量了一下,觉得自己要是继续做幕后,可能也无法进入特别好的平台。沈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我爸妈当然是希望我能考个公务员或者教师资格证,但是他们最后还是随我吧,不是那么支持,但是我坚持了,他们就也没有反对。”
非科班出身,也没有学过表演,做惯了好学生乖乖女的沈月,第一次正式演戏非常紧张,“我记得第一次拍戏是一部古装剧,我换上戏服、戴上头套,路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倒是没有挨导演骂,但是只要导演一喊"咔",我就特别紧张,害怕是因为自己拖累剧组进度,让大家再陪自己演一遍,大家会不会讨厌自己,就是这种心理比较严重。”后来沈月当了主演,心理压力就更大了,“现在拍戏基本是一部拍完接下一部,但是开拍前一个星期都要有一个适应期,进入角色、跟灯光、摄影老师培养默契,还有跟其他演员熟悉一下。”
以后会注意表情管理
做演员,除了不断去磨炼演技,沈月觉得自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做好心理建设,让自己的内心慢慢强大。“我记得我第一次去机场,有跟拍我的,突然那么多镜头对着我,吓得我往我助理身后躲。包括后来得到很多关注,还会上新闻,刚开始很骄傲,发朋友圈炫耀一下,发给我妈看。但是有一段时间舆论压力越来越大,我就再也不敢给我爸妈发了。”
沈月第一次毫无准备直面争议是《流星花园》刚开播的时候,当时比较在意网络上的评论。但现在沈月稍稍学会了有筛选性地去看网友评论了,“不是什么话都听,我会筛选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七月与安生》播出后,沈月也同样面临了一些批评的声音,比如有一场哭戏被网友质疑,甚至上了热搜。“我拍那段戏时非常投入,如果效果没有达到观众预期的话,那可能我真的还是经验不足,或者表情管理各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那我接下来会努力改进。”
沈月说自己面对争议,心情不好的时候,消化负面情绪的方式就是给好朋友打一通电话,或者在家里哭一场,“哭完了就睡觉,偶尔也会暴饮暴食一下。”(京娱)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国家电影资金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暑期档(6.1-8.31)票房为176.53亿元,观影人次为4.9999亿,再次实现暑期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