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馆》
在刘江导演看来,《老酒馆》的格局非常大,“它既是线性的,又是单元的,每个人物是独立的,是独特的伞性结构。”初看《老酒馆》大纲,一个个人物小传映入刘江的眼帘:宽厚仁义的陈怀海、英姿飒爽的谷三妹、快嘴仁心的说书人杜先生、抗日好汉老北风、铁骨铮铮的东北义勇军马旅长……在刘江眼中,《老酒馆》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每个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是讲究人,讲情义、侠义、大义。”
戏中人物讲究,戏外的演员更讲究。首次与陈宝国合作,刘江直言:“不能更佩服!我会经常跟我身边的朋友说,为什么宝国老师能红40年?他太认真了,这是实打实的真心话。”600多场戏的台词,陈宝国第二天到现场脱稿演,“一个字没变,但是全是自己的语气。这可不是记性问题,它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问题,是功底的问题,功夫已经下到那了。”不仅如此,有时候陈宝国的严谨与细致令本身就很细心的刘江都自叹不如:“我的习惯是会想得很细,结果发现,宝国老师比我想得还细,而且很多地方是他提示我,要不然我都差点走岔了。”比如剧中陈怀海丛林复仇的情节,人物从城市到荒无人烟的山林中,剧本中没有过多去描写复仇的心理,但陈宝国自己提出来在当时那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下,人物性格会变得冷酷而敏感,可谓一语道醒梦中人。
“每个演员都在片场拿出看家本领来演,作为导演你不需要用多余的精力去说别的,就看好演员齐聚一堂,锦上添花。”回忆拍摄过程,刘江说,不但陈宝国场场脱稿走戏,程煜与秦海璐也是如此,其他演员同样毫不懈怠,83岁高龄的老戏骨牛犇为了表现出角色的硬气,坚持在落雨成冰的天气中赤脚走路。演员寒青与王晓龙在剧中饰演的是一对聋哑患难兄弟,从接到角色任务开始,他们一个装哑巴不说话,一个装聋子听不见,泡在特定环境里体验生活,足足坚持了两个多月,成效十分显著。如此兢兢业业的演员班底让刘江钦佩又感激。
除了戏里戏外的讲究人,《老酒馆》在制作上同样不含糊。虽然执导年代剧的经历并不丰富,但刘江导演在拍摄《老酒馆》时,从前期的布景搭建、人物造型设计,拍摄时的镜头调度、影调把控,到后期现代化风格的音效配置,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由于无法在大连取景,只能在天津影视城搭景,幕后团队包下来整个影视城全部改装,以编剧高满堂记忆中的兴隆街为灵感基础,严格遵循历史中大连城市建筑的风格进行设计,甚至细化到了每条街道。剧中尘土飞扬的土路,都是在影视城水泥路的基础上铺上了沙子产生的效果。
新闻推荐
《老酒馆》“金牌主持”曹可凡跨界“演上瘾” 他演了一个像寅次郎的日本农民
新快报讯记者梁晓雯报道刘江执导、高满堂编剧、陈宝国等众多老戏骨出演的《老酒馆》正在热播,剧中饰演日本农民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