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有机食物销售商多年的教育,同时面对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时,我从刻意选择普通食物,变成犹豫着选择普通食物。过去刻意选择普通食物时,我带着某种反精致包装、反消费主义、反商业神话的道德优越感。经过或主动或被动的市场教育,我了解到根据不同的标准,有机食物可能比普通的产业化食物更健康,对环境也更友好。几经犹豫,仍然选择普通食物只能是出于经济考量。
从视脂肪、胆固醇为天敌,到谈糖色变,糖成为大众媒体中衰老、肥胖的罪魁祸首,吃什么变成现代人的迷思,不断变化的健康标准让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从地中海式饮食,到有机食物,再到如今火热的概念人造肉,每隔几年会火几个的食物概念某种程度也反映了这种迷思:我们似乎有太多选择,但这种选择时时刻刻受到价格、媒体的影响。
地中海式饮食指向传统,现代人吃太多碳水和脂肪,太少蔬菜,而我们的身体与老祖宗相比并没有太多变化,提倡这种饮食方式的前提是过去的饮食更健康。人造肉指向现代甚至未来,这个概念成为商业噱头的隐含前提是,由于激素的使用和动物病毒的存在,食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肉有一定的风险,整个生产过程也产生了过多的废气,而动物屠宰更是一个伦理难题。人造肉有两种,一种是素肉,即由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添加植物性血红蛋白制成的植物蛋白肉,另一种是用动物细胞培养出来的试管肉,这两种人造肉都暗合我们对未来食物的想象,即从高科技无尘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而非直接从动物身体上割下来。有机食物则在传统和现代之间震荡,在食物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之前,食物的生长方式似乎天然就是有机的,因此有机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回归某种传统,但实际参观有机农场或牧场,了解传输链条和观察食物的包装,又会发现整个生产、流通环节都是十分现代的。
吃得像个原始人,还是吃得像个科幻电影里的未来人,我们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多选择吗?人造素肉如今价格大约是普通肉的两倍,试管肉更是价格高昂,尚未走出实验室,但作为正在风口的概念,人造肉规模化生产和随之而来的价格下降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科幻小说的情节也许很快变成现实,普通人只吃得起味道相似的人造肉,每天吃真实的肉成为富裕阶层的身份标识。罗慧怡
新闻推荐
2019年一度低迷的暑期档,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而迅速升温,一路高歌猛进的“哪吒”不仅刷新了动画片的票房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