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习强国”听音乐,已是每天生活的必修课。专题音乐会《亲爱的中国》刚刚上线,我便迫不及待地先听为快。一曲曲新时代的歌曲,令我心潮澎湃,热泪涌溢。
1978年,我出生在一个穷山沟。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传到山沟沟,钟爱听广播的父亲说,第二年家家户户的喇叭头儿里少了又红又专的样板戏,破天荒地传出了邓丽君甜美动听的《甜蜜蜜》。
记事起,家里那台台式收音机便是我的宝贝,吃饭、学习、干活、睡前都要听。《军港之夜》《我的中国心》《乡恋》《冬天里的一把火》……收音机播啥我就听啥,也就学啥,边听边学边唱边好奇:这小匣子里怎么会藏着会唱歌的小人儿?我也想钻进去!
哥哥打工省吃俭用买回一台燕舞牌收录机,双卡、能收音、两个大喇叭,还有两圈彩灯随音乐闪闪烁烁。拿出磁带,在手中郑重其事地端详分清AB面,“咔”地放进,按键,随即便有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响起。《信天游》《再回首》《青苹果乐园》《水手》《四十首民歌大联唱》《红太阳》……动听的旋律,从我家飞出,萦绕在村里上空,甭提多爽了。每次赴墟,我都会用攒了许久的零花钱买上两盘磁带,回到家迫不及待地试听。有时还买来空白带,将收音机里听到的好歌录下来,自制一盘,与小伙伴换着听。小虎队、姜育恒、郑智化、王杰、孟庭苇、韩宝仪、齐秦、李玲玉……如今再听那些歌仍回味无穷。
家里的电视机从小到大、从黑白到彩色,换了好几代。《好人一生平安》《篱笆墙的影子》《就恋这把土》《铁血丹心》《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与影视故事紧紧关联的影视歌曲一拨接一拨,让我应接不暇,沉浸其中,学不过来。每年的联欢会上,当我唱起从电视上学来的新歌时,都会引来同学们的拍手称赞或大声跟唱。
CD、VCD、DVD搭配家庭影院,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之初,已是家庭必备。姑姑家属于先富起来的那拨人,最跟得上时代。我便常在假日赖在她家不走,从众多光盘中挑选喜欢的、会唱的歌曲,毫不羞涩地拿着话筒唱给别人听。刘欢、那英、刘德华、王菲、周杰伦、陈奕迅……众多歌手的歌都能唱上几首。结婚那年,我咬着牙买了当年最好的VCD机、电视机和音响,就为了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悄然间,电脑走进寻常家庭。听歌,更为方便了。随便打开一款音乐播放器,最流行、最热门、最经典、最时尚的歌曲一网打尽,应有尽有,海量在线。歌手、金曲,数都数不过来。在家听得不过瘾,出门开车还想听,便将最爱的歌曲下载到随身听或车载MP3,可让音乐与你一路随行。
如今,一部手机、一副耳机成了现代人听歌的标配,并且手机、广播、电视、网络亦可全媒体互动,让淘歌、听歌更快捷、更舒畅、更多元、更人性、更随心。对于我这样已四十岁的听歌发烧友来说,真是一机在手,听歌不愁,“就是歌多”。
作为资深歌迷,我更愿站在时光的渡口,深情清唱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唱出心中永远嘹亮的歌……(张金刚)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马君桐)近日,东方卫视推出“燃情筑梦,剧献祖国”季,五部现实主义电视剧佳作等待观众检验,分别是陈晓、王雷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