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保
交通运输部官网近日公布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办法》明确禁止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行为,以及约束影响秩序的7类行为,包括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得外放声音,不得骑行平衡车、电动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等。(10月28日《新快报》)
点评:对此,网友表示:终于有明文规定了,还地铁族一片宁静。对乘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给予一定的限制,是保障绝大多数乘客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
其实,不只是地铁,这类现象在公交车和高铁上也经常发生。前不久,演员叶璇在高铁上劝阻一名外放手机音乐的乘客,对方始终没有停止播放,即使铁路工作人员来劝阻,也没有用。禁止外放音乐应该在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上推广。一方面可以使外放行为有所收敛,另一方面也让劝阻行为更加理直气壮。
小学生设计校服
彰显学校开放自信姿态
■杨朝清
帅气的西装、潇洒的风衣、俏皮的百褶裙……这样的校服,你喜欢吗?近日,一场特殊的制服发布会在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举行,10名学生模特身着时尚青春个性的制服一亮相,就引来一片掌声。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新制服可是由学生们自己设计选择的。(10月29日《厦门日报》)
点评:好的校服,应该实现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一些校服朴素、实惠,但在审美价值上有所欠缺。而且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园文化,不同年代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质,校服应该变得丰富多彩,而不是千篇一律。
小学生设计选择校服,扩大公众参与,让“我的校服我做主”成为现实,彰显了学校开放、自信的姿态,提升了学校的口碑和声誉。学校尊重、信任、认同学生,设计校服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新闻推荐
聚焦“强制执行的现代化发展”世界执行大会22日在上海举办。此次会议是我国就执行工作举办的首个国际会议。记者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