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全六册)》莫言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2019年5月版
■ 睢静静
莫言作为现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当代作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多数读者对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几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比如改编成同名电影的《红高粱》,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以及献给天下母亲的深情之作《丰乳肥臀》。不可不说的是,贯穿莫言写作生涯的众多短篇小说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是读者们更加不可错过的佳作。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发表的演讲最后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那么,故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短篇小说的历史和形式说起。长篇小说是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产物,而短篇小说的形式或者内容则可以追溯到众多古文明历史上口口相传的故事。在交通和印刷术都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故事在人类文明史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个文明的传承,或者说历史的形成,都依赖于故事的传递。习俗、历史和教训都在故事的讲述和复述中世代相传,成为维系人们关系的纽带,而说故事的人在这些故事的传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是如此。口头传诵的民间故事自古有之,说书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以讲故事而闻名的柳泉居士——蒲松龄,就出生于莫言的家乡不远的村庄。在《学习蒲松龄》一文中,莫言详细描述了一个在梦中拜师的趣谈。故事中提及自己的祖先中有人“喝过蒲松龄的茶,抽过蒲松龄的烟,自然也给蒲松龄讲过故事”,表现出了莫言对这一技艺的继承。
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收入了莫言自创作起步至2012年走入诺贝尔文学奖殿堂期间的全部短篇小说近80篇,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时间脉络,了解莫言在写作上的发展和转变。六本书挑选出了每个阶段的最有特色的作品来命名,标题分别为《三匹马》《秋水》《儿子的敌人》《神嫖》《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小说九段》。
《三匹马》这本短篇集中收录的故事,正是莫言继承“讲故事”这一传统所迈出的第一步。从这本集子可以看出,莫言早期书写中轻松愉悦的氛围,《售棉大道》《石磨》《白鸥前导在春船》这四篇故事都是关于处于时代转变期的年轻人在冲突中互相了解、暗生情愫,甚至喜结连理的故事。这些平凡的故事,被莫言用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来。在淡淡的乡愁中,生动的生活细节、时光的痕迹都清晰可见,让人完全沉浸在故事和人物的冲突里。其中《春夜雨霏霏》是莫言的小说处女作,最初发表在文学刊物《莲池》上。《售棉大道》是莫言写作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被《小说月报》转载。之后发表的《民间音乐》更是受到了老作家孙犁的赏识。这几篇早期的短篇小说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叙事节奏,也展示出了莫言独特的语言风格。特别是在这几个故事里的旧时代和新灵魂相互照应,表现了复杂的时代背景中普通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他和同时代的作家们的不同之处。
在创作的同时,莫言也博览群书。受到威廉·福克纳等文学大师的启发,莫言也决定在文字中建立一个自己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这个虚构地理概念的第一次出现,就是在短篇小说《秋水》中。在这篇小说的开篇,莫言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了这块虚拟王国的基石:“据说,爷爷年轻时,杀了三个人,放了一把火,拐着一个姑娘,从河北保定府逃到这里,成了高密东北乡最早的开拓者。”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发生的事,既有对莫言故乡真实的生活状况的借鉴,又有戏剧冲突更加强烈的人与事的创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的题目源自庄子,这铺天盖地的洪水,展现了一片荒芜但广阔的景象,也提示了莫言文学创作的野心和自信,莫言通过对这样一片土地的不断书写升华了对历史和人性的理解。
讲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把故事说给别人听的行为,也是一个听和说的循环。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提到小时候家乡的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白天他如饥似渴地听说书人讲故事,晚上就绘声绘色地再讲给母亲听。“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在信息极度匮乏的时代,讲故事的人是人们生活中极其稀缺而重要的一部分。莫言在《天花乱坠》中感叹:“那时候我们的文化生活虽然没有现在丰富,但印象极其深刻,看一次胜过现在一百次。现在的人是用皮肉看演出,当年我们是用灵魂看演出。”那么在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讲故事的意义是否也逐渐缺失了呢?事实正相反,信息越是丰富,我们越是需要像莫言这样会讲故事的人。本雅明曾经提出,传统的故事有别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信息。寻求新奇事物的刺激,是人的天性,然而这一刺激终究是稀缺而短暂的。讲故事,其实是一条鲜活的生命线。通过阅读莫言的故事,我们和历史、乡土、他人建立起了联系,同时又超越了故事本身,在他的延长线上继续自己的故事。
真正的好故事,无论被讲述多少遍依然引人入胜,更不会因为“剧透”而失去意义。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习惯于接收信息。所以面对“看似”不可理解的故事,我们有时会产生不解或是反抗的情绪,抱怨其中没有直接而有效的信息,忽略叙事本身的乐趣。但这些正是故事的本质。莫言不仅复活了“讲故事的人”的传统,更鼓励人们去讲述,去构建自己的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陈雪英通讯员陈晓君)近日,著名“少儿科幻作家”马传思走进龙城小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科幻阅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