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简梅芳 通讯员/曾倩萍)11月27日,年仅35岁的台湾知名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中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确认死亡,“心源性猝死”为其死因。28日,记者从市中医医院了解到,心源性猝死是常见的猝死类型,目前已经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频繁胸闷、胸痛、心慌、憋气、肢体麻木等是猝死的前兆,此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36岁男子胸痛就医突发猝死
不久前,市中医医院接诊了一名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梁某(化名)。36岁的梁某在入院前一周多次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但可以自行缓解,他就没有在意。入院前,他和朋友吃宵夜时出现胸痛厉害,且无法缓解,随后赶往市中医医院治疗。
经心电图检查,医生初诊梁某有急性心梗症状,立即安排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梁某得知自己可能患有心梗时,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还年轻不可能患有心梗。结果,在等待血管造影检查的过程中,梁某突然昏厥并心跳停止,经医护人员紧急抢救两个多小时,仍回天乏术。
胸痛胸闷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杨庆邦介绍,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睡眠呼吸暂停、肺栓塞等。其中,心血管系统导致的猝死被称为心源性猝死,是常见的猝死类型。有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在一些发达城市,心源性猝死比癌症还多。
“高以翔在奔跑的过程突然倒地昏厥,人体过于疲劳、精神神经过度兴奋、激动时,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 杨庆邦表示,用餐过饱、饮酒及过量吸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低钾、低镁血症和某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是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像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在心源性猝死发病前,身体会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例如,近期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跳过缓、憋气、明显的口唇发紫、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这都是发生猝死的前兆,要快速及时就医。
健康生活学会减压预防猝死
高盐、高油、高糖是不少年轻人的饮食习惯,晚睡熬夜看电视玩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严重挤占休息时间,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使年轻人的健康状况加速恶化,导致当前猝死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杨庆邦医师提醒市民,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保障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保持良好心态,学会减压,并要坚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心脏骤停的病人,要及时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在短时间内使病人复苏,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否则将危及生命。
新闻推荐
11月27日凌晨,网曝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过程中晕倒,现场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后,被救护车拉走。11月27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