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乐团在澳门百老汇舞台排练。
中西合璧。
澳门开埠400多年,形成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文化面貌。回归祖国20年,澳门文化工作者用一件件上乘的作品、一台台精彩的演出打造出澳门独特的文化身段,使400多年文化积淀重新焕发活力。
持续半年的大型文化艺术盛会“艺文荟澳”10月落幕。41项艺文活动包括21项国际艺术展览、6件融入城市景点的户外艺术装置、11项大型表演活动等,在澳门全城营造出“全城美术馆,处处艺术园”的氛围,吸引参观者高达1600万人次。
“澳门不只有博彩业,还有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化作品。”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告诉记者,“艺文荟澳”这样的大型活动把政府、企业、学校、艺术家、市民和游客全部串联起来,为澳门提供了一个跟国际接轨的艺术展示平台。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澳门除了拥有众多博物馆和公共文化机构外,还有澳门乐团和中乐团两个专业艺术团体,澳门演艺学院、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两个专业艺术教育机构。
在澳门百老汇舞台,记者见到澳门中乐团总经理蔡嘉琳时,她的乐团正在用传统民族乐器练习合奏《射雕英雄传》《精忠报国》《枉凝眉》等经典影视音乐作品名曲。
谈到乐团的作品,让蔡嘉琳最得意的是中乐和葡萄牙传统音乐形式“法朵”的融合尝试。“法朵”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介绍,今年7月在澳门,中乐团和葡萄牙著名“法朵”歌手穆蒂尼奥携手同场献技,演出一场中国与葡萄牙音乐艺术相互交织的精彩表演。今年9月在葡萄牙,中国民乐版的“法朵”同样令全场沸腾。
“中国丝竹和葡萄牙"法朵"的融合尝试已经初具成果,深受观众欢迎。我们还在挖掘更多更好的融合可能性,尝试把中乐和更多葡语系国家的音乐相结合。”蔡嘉琳说,这种文化融合是澳门的特色所在。
在中西历史文化之间、古今艺术形式之间寻找创作灵感、定位澳门特色,已经成为众多澳门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近年来,澳门文创氛围渐趋浓厚。统计显示,2014年至2017年,澳门文创企业由1038家上升至2088家,增幅达101%。澳门文化产业的服务收益对整体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每年以约7%的速度增长。目前,创意设计、文化展演、艺术收藏、数码媒体等四类文化产业已具一定规模。文图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第二次也很美》剧照羊城晚报记者龚卫锋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正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讲述“二次元少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