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孙俪一家。
邓超陪女儿玩扎辫子。微博截图前些天,孙俪发博,说自己从朋友家的农场拿回了些鸡蛋。结果现在,小鸡一只只出生了。这件趣事让网友们忍俊不禁。说实话在育儿这件事情上,很多家长都佩服孙俪夫妇——即便工作繁忙,仍选择将所剩不多的休息时间全都花在孩子身上;陪着他们发呆或是做着幼稚的游戏;把他们天马行空的涂鸦视为珍宝;把孩子的练字完整地剪下来,细心分类贴在相框里……不急不躁,做着这些在大多数父母看来都是“浪费时间”的无意义事情上,陪着他们慢慢成长。
“虚度时间”
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段
著名作家黑幼龙先生提出过一个词,叫做“慢养”,值得许多家庭借鉴学习。在他看来,人生好比盖房子,忧虑像地震带来的破坏力,不耐震的房子“轰”的一声就垮塌了。
孩子应该是慢慢养大的,打好自信的地基,架起耐震的钢骨结构。人生碰到挫折挑战时,才不会被压力打败。
孩子休息的时间、游戏的时间、无所事事的这些时间,看似虚度,其实不然,都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时间段。
就像前不久,邓超发微博“求助”:“两个孩子都需要我陪,等等要运动,妹妹要画画,场面震撼都在痛哭,怎么办?”网友纷纷调侃:“之前不是还一个都约不到吗?”玩笑归玩笑,孙俪和邓超作为娱乐圈的一线艺人,工作和行程总是堆得满满当当。即便如此,他们总能不约而同从百忙之中抽身出来,陪孩子一起享受“闲暇”。
邓超曾说,自己独特的育儿经验,那就是陪孩子玩。会想出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主动参与进他们的生活,和孩子建立起情感连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享受轻松休闲的“亲子”时间。
在这样的教育之下,一双儿女从小就自信满满,自主力、适应力和自控力都很强。
慢养的孩子
更有创造力
有研究表示:把孩子时间安排得无孔不入,应接不暇,会让小孩失去创造刺激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
试想,如果阿基米德泡澡的时候,是躺在浴缸里背诵英语单词。那他怎么会注意到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出流体重量的关系?
如果爱因斯坦没有躺在沙发做白日梦,梦见自己搭着一束光驰骋,何来机会从这个白日梦中得到相对论?
如果牛顿忙到没有时间躺在苹果树下打盹睡觉,又怎会去思考,这个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把他砸到?
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要丰富得多。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去留白,让孩子们拥有大把自由的时间去发呆,去体验,去想象,就是呵护他们创造力最好的方法。
慢养的孩子
更会安排时间
时间的流逝是随时随地的,与其担心孩子不懂得利用时间,全程监督着孩子看书写作业。不妨在合理引导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安排时间。
《妈妈心态决定孩子状态》的作者饶晓阳在育儿方面,一直鼓励孩子自主安排时间,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
别的同学花两小时学的,如果你一小时能学完,那么多的一小时你可以去玩了。想干什么干什么,发呆,玩游戏,看蚂蚁,捉虫子。于是,要为自己腾出时间来玩,成了孩子的座右铭。
因为这些观念的灌输,她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为自己争取玩的时间。认为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上课不认真课后再去补课,那是笨人的做法。所以平时上课听课总是格外认真,回家后很快做完作业,另外的时间都是属于他的了。
学得轻松,玩得也快乐。
新闻推荐
有心人捡拾起闵行区莘凌路上的银杏叶,编成花朵形状。树影婆娑,落叶盘旋。立冬以来,各式落叶携秋意散落在上海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