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做“无用的事”
白岩松在一次公开讲座中说过这样一件事:
世界杯夺冠之夜恰逢周日,第二天一早孩子便要上学,但他仍答应了孩子通宵看球的请求。第88分钟,儿子喜欢的球队以1:2落后,儿子哭了;随后2:2扳平;第93分钟,比赛即将结束,千钧一发之际球队最后临门一球,以3:2的比分反败为胜,儿子也跟着热泪盈眶。
白岩松说,自己只是干了一件很小,但天下父母都不敢干的事,那就是让孩子花时间做点无用的事。并掷地有声地慷慨陈述道:请问在中国的教科书中,还有哪一堂课,能够比这次熬夜看球更好地学习“绝不放弃”四个字?
就像梁文道在《悦己》中写到的: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慢养不等于放纵,把控好力度
对于孩子“空白时间”之外的时间,作为父母也要懂得“逼”孩子做一些他们不那么喜欢的事。
周杰伦做客《鲁豫有约》时,曾坦言,自己一开始学的是画画,但玩性大,没学多久便放弃了画画,改学钢琴。为了防止儿子重蹈覆辙,每当他练琴时,妈妈都会拿着棍子站在身后,这一站就是五六年。周杰伦感慨说,要是没有妈妈当年的逼迫,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在原则面前,优秀的父母既要懂得让孩子“虚度光阴”,做些“没用”的事,也要督促、引导他努力专注、自控有恒心。适当的“逼迫”,能够引导孩子持之以恒,帮助孩子让梦想照进现实。
◆走进孩子内心,陪他一起“虚度时间”
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妙趣丛生又极其单纯的世界,在他们的小脑瓜里,似乎总有着问不完的为什么,以及讲不完的天马行空。而每一对父母,便是他们的最佳听众。
只有通过与孩子“共享时间”,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跟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才能够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关键时候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的一场修行。
生活不能被填满,人生需要留白,大人如此,小孩亦是。但愿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一个从容成长的空间,去找准自己的节奏,去亲身感受川流的时间,去体验万物的生长。
多给孩子一点空闲,在未来,孩子定会还你想不到的惊喜。(宗禾)
新闻推荐
▲《一本好书2》▲《奇葩说6》进入年底的招商季,各家卫视和视频平台都铆足了劲儿开始了综艺上新。《明星大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