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照从左至右,《天长地久》《半个喜剧》《我和我的祖国》《少年的你》。资料图片本周,《误杀》《半个喜剧》等国产电影的日均票房力压多部同期好莱坞大片,除观照到普通人生活状态、内心世界的好剧本外,银幕上那群视表演为事业、愿意全身心投入塑造角色的好演员,功不可没。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陈冲、谭卓和任素汐凭各自新作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拥有高关注度女演员的同时,王源和易烊千玺两位典型的流量小生相逢在某个“最具潜力男演员”提名榜单。一边是演技派占据话题榜,一边是流量担当年轻人出现在“演值”竞技场,2019年中国电影在表演价值上的回归,越发显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将这一现象称为“艺术对演技的永恒需求”。在他看来,当明星“限薪令”等一系列政策杠杆深刻影响市场,中国电影行业也进行了一次自我调节和必要纠偏,演技的价值回归正是大势中的一股潮流。
演技派在大银幕上不断绽放
越来越多事实证明,“抠图演员”“数字小姐”无戏可拍的同时,演技派在大银幕上不断绽放,好的表演日渐占据主导地位。
2019年,王景春和咏梅大概是中国电影最频繁聚焦的两位演员,从柏林电影节到中国电影金鸡奖,他们在《地久天长》里静水流深的表演博得海内外重磅奖项的一致认可;黄渤、张译、任素汐等大概是中国大银幕出镜率最高的演员,他们呈现出演员的无限张力,主张了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优良表演传统。
“演什么是什么”固然是好演员的内化修行,但一个演员的千面变化何尝不是依附于市场的“外部机遇”,只有当行业把更大的舞台交付给好演员,好的演技才有用武之地。
最坚挺的流量在于“演值”
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期间,杜江在论坛上以老一代演员为追求逼真效果、不惜将自己牙齿敲掉为例,讲述对表演的认知:“一个演员为塑造角色,受什么苦都是应该的,这是表演的根本,不存在牺牲和奉献。”
“演员无论做什么都不算苦”,相似的话,胡歌说过。他在拍摄《攀登者》和《南方车站的聚会》时,让自己变粗糙,高温天拍飙车戏,大冬天伏在雪地里等,都是肉眼可见的身体磨砺。
秉持从生活中淬炼认知、从前辈与优秀同行身上汲取能量不断学习的表演观,杜江成了《红海行动》《烈火英雄》等新主流大片常客。抛开颜值,将个人对生活的体察与内心的修炼进行提纯,易烊千玺和周冬雨奉献了中国电影在下半年的一大惊喜片段:《少年的你》中,小北与陈念在看守所里隔着玻璃对视,没有任何台词,仅凭眼里的惶恐、揣测、凄婉、释然,两个缔结联盟的人亲手破了他们的网。
这些自带流量的年轻人,就像《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评价易烊千玺时所说的,“你是个演员,不是偶像”,颜值出众的他们正用扎实的表演,集体纠正“偶像”的定义。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12月23日,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举行首映礼。该片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第七届全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