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在《庆余年》中出演“中二”少年和经商天才范思辙,是该剧的搞笑担当。
“育良书记”在《鹤唳华亭》中金句频出,连骂人都骂得“清新脱俗”。
《知否》中一众配角的精彩表演让观众们至今记忆犹新。从开年爆款《都挺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暑期档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年尾的《庆余年》《大明风华》《精英律师》,有意思的是,以往“大女主”“大男主”一骑绝尘的人设光环不再,配角对剧集热度的带动不可小觑。
1
热搜常客《庆余年》
火了一众配角
动不动就上热搜,之前引发大规模讨论的“追剧收费”话题就是由《庆余年》引发的。《庆余年》中,不仅老戏骨们同台飙戏高光不断,陈道明、吴刚、李建义等七位国家一级演员,田雨等四位国家级话剧演员。此外,那些出彩配角的演绎者,其中有原先根本不知道是谁,有在圈内默默耕耘的实力派,还有像郭麒麟这样在相声圈、综艺节目里发展,没想到偶尔在影视剧里打酱油,却发光发热的演员。
当然,他们的走红,跟剧集本身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角色的萌点笑点密切相关。分析而言,剧中人物呈现萌化倾向,这些都相当“讨好”观众,具备减压特质的角色。范思辙、王启年、二皇子、辛其物为剧中“四憨”,而小范闲、费介、五竹、陈萍萍、庆帝等角色又属“腹黑型”人设,正反派都有其可爱的一面。就连剧中扮成“木乃伊”的蠢萌“京都一霸”郭保坤也刷出存在感。出色人物群像塑造可以为剧集加分,他们和爆款剧集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一部长篇古装剧的营销来说,需要众多热搜话题来支撑其关注度,不断吸引观众追剧,如果没有众多“热搜制造机”,如何维持热度?因此,在配角身上下功夫,从编剧开始着墨,再请众多戏骨加盟,不失为高明的做法。
2
从苏大强到卢世瑜,戏骨迎来大年
回望今年的大热剧集,今年是实力派配角和戏骨“崛起”的一年。还记得年初收视破2的《都挺好》吗?从姚晨“大女主”光环中突围而出,苏大强这样的爹太扎心了!他的金句“我要喝手磨咖啡”刷爆朋友圈,“暗中观察”等表情包更随处可见。还有郭京飞饰演的苏家“作男天团”里的苏明成,更是招黑到自觉在微博上为角色“道歉”。在上海白玉兰电视节上,倪大红和郭京飞凭借该剧拿下最佳男主和男配,但女主姚晨却与最佳女主擦肩而过。
在冯绍峰和赵丽颖主演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硬核祖母团”戏份不多,但热议不断。医中妙手贺老太太、教习规矩的孔嬷嬷,细心周到的常嬷嬷、祖母盛老太太等等都贡献了教科书式演技。大娘子与林小娘的对手戏,也是观众的快乐源泉。
暑期大热的唐朝刑侦反恐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盛唐气象下,搞大数据库的徐宾,兔唇歪嘴的靖安司崔器等等小人物也爆发出炫目的光彩。
《鹤唳华亭》中,罗晋和李一桐的虐恋不断引发争议,但这不妨碍亦师亦友的太傅卢世瑜催泪,“育良书记”张志坚化身奸角李柏舟也让观众又爱又恨。《大明风华》则凭借皇家“人情味儿”圈粉,王学圻、梁冠华、俞灏明等演绎的“欢乐朱家人”,成为看点。
3
主演存在感受挤压,汤唯自称新人
有人评价,电影咖汤唯转战小荧屏之作《大明风华》有些“水土不服”,因为造型、演技等因素受到诟病。这也是汤唯首次挑战古装剧。而汤唯受访称,“整个电视剧的制作,我就完全新人状态,这个是让我有很多要去学习的,所以这个过程还是挺坎坷的,其实这也是我奔着去的。”
可见,热播剧集对配角身世、性格的丰富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让主角的存在感被“削弱”。就《庆余年》而言,也有观众认为,范闲虽然一路开挂,但多是关系类外挂,并非男主自身实力。而《鹤唳华亭》中,“哭包”太子萧定权在权谋之争中显得气场太弱,给观众太过“憋屈”的观剧体验。女主李一桐则因为人设不讨喜被吐槽“带谁不火系列”。尽管他们的表演也都在水准之上,但是相较于表演娴熟、人设更为丰满的配角,主角的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宗荷)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报道周一到周三《庆余年》更新,周四《鹤唳华亭》更新,周五到周日《剑王朝》更新,期间还穿插着《大明风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