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著名隋唐史学者蒙曼推出其第三本品读最美唐诗作品——《蒙曼:唐诗之美》,此前,她推出了首部唐诗品读作品《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和《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新著秉承蒙曼一贯雅致与通俗融合的风格,让人如沐春风。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插图绘者是著名国画漫画家林帝浣(小林老师)。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御用画师,他一画就是四年。寥寥笔墨,勾勒出古诗词之美。
在《蒙曼:唐诗之美》中,蒙曼甄选五万余首唐诗之精华,围绕爱情、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五种人之常情,精心编排修订33首诗文讲稿,带领读者品味唐诗中的韵律、意境、哲理、人情之美,回顾唐朝人的生活美学。
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跟着她读到爱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邂逅;“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传情;“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无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相思。
读到友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相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挥别,“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思念,“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重逢。
读到乡情——“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里关中的风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里江南的味道;“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里神仙那个名叫“蓝桥”的家乡。
读到山水情——“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山水生就的一片翠色;“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田园种出的一树浓荫;“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从历史的云烟中穿越而来的一痕铜绿……
在这些美好诗词里体味各种百转千回的感情,同时也是在感受到自己的内心,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吗?
对话蒙曼
情感是世上最温暖的东西
记者:您的前两本读唐诗的作品分别是《四时之诗》《人生五味》,这次是《唐诗之美》,您能讲讲这三本思路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蒙曼:第一本《四时之诗》主要讲的是我们人居的环境,春、夏、秋、冬,其实构成了一个自然的季节和我们生活的世界。那第二本书《人生五味》讲到,喜、怒、哀、乐、怨,其实是人内心的感情。这本书讲什么呢?讲的是人在面对外界的时候,他内在引起的一些情感,比如说人在想到家乡的时候,他心中的情感是什么?人在面对朋友的时候,他心中的情感又是什么?人在面对祖国的山河大地的时候,他的情感又是什么?所以第一个相对更外在,第二个非常内在,第三个是内在加外在。
记者:您在《蒙曼:唐诗之美》中,以爱情、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五种人之常情为主题品读唐诗,是想借唐诗中的人情之美,引发读者对人生或者生命怎样的思考呢?
蒙曼:我们中国非常讲人伦,我们的哲学也是讲五伦。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最值得重视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东西。这是我们中国人最擅长处理的,也是中国人情感最丰富的主题所在。在唐诗之中,这个主题也是占很大份额的,而且都是那么感情真挚。所以我想拿这个主题跟大家分享,让我们看到古人的内心之美。
据《广州日报》
【人物简介】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士,著名隋唐史学者。2002年至今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蒙曼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后,以其深厚的学养、探幽入微的点评,深受读者喜爱。
新闻推荐
激活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二十四节气生活》节目主创没有将节目内容变成一本民俗视频教材,而是创新性采用了“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