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娱乐 电影时光 新鲜电视 欢乐综艺 音乐生活
新岭南 > 娱乐 > 电影时光 > 正文

比较文化视角的观影记 从《坐看流年轻度》到《漏声未残》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1-28 06:15   http://www.kcqsx.com/


《坐看流年轻度:潮白观影记辑一》

田东江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9年1月

《漏声未残:潮白观影记辑二》

田东江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9年12月

●邹高翔

书评书话

电影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娱乐性带来短期流量,文化底蕴决定生命力。说电影是国家的文化名片,并不为过。所以管理有别,电影和广播电视分离,正是因为电影多方面的独特性。电影理论大师克拉考尔认为,观影的意义在于,把注意力从内心世界转移到生活的外部现象,人们非常需要这个“转移”。没有文化内涵的电影,一笑而过,一哄而散,承担不起“转移”的责任。

田东江老师第二本观影记《漏声未残》面世,着实让我折服于他的高产。距他的第一本《坐看流年轻度》出版,仅仅一年时间,余味尚在袅绕,他又拿出了50余篇。

东江老师涉猎电影之广,他外甥在一篇作文亦即《漏声未残》序文中,“童眼无欺”地进行了“剧透”——“大姨爹家里的几个小型储物柜里塞满了碟盒,并整齐有序地贴满了标签,有"美国""意大利""英国""东南亚"……简直比书店里摆放得还要整洁。大姨爹还风趣地起了一个名字,叫"碟盒美学"。”他经眼逾3000部电影,在“报人读史”“潮白时评”之外,“观影记”又收获了第三块天地。

这块天地,他也耕耘得别有光景。我们是乒乓球友,我也爱看电影,写点儿影评,却不敢称“影友”。他观影的广度和深度,都让我望尘莫及。两本观影记中,外国电影出现频率,远高于国内电影。有些我知其名而未看,有些闻所未闻,如日本、韩国、古巴、意大利、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前苏联的电影。他到国外公干之余,把当地的电影名作与风土人情勾连,世界顿时立体。读惯了他密集的文章和诗词,被带到鲜活的光影世界,发现潮白夫子原来很“潮”。

东江老师评论电影的方式更独树一帜。他是人类学科班出身,用文化人类学及至文化比较的方法,看电影看出了高段位的门道。电影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娱乐性带来短期流量,文化底蕴决定生命力。说电影是国家的文化名片,并不为过。所以管理有别,电影和广播电视分离,正是因为电影多方面的独特性,其中文化软实力的属性不可替代。电影理论大师克拉考尔认为,观影的意义在于,把注意力从内心世界转移到生活的外部现象,人们非常需要这个“转移”,因为患了“思想空虚症”和“认识抽象症”。没有文化内涵的电影,一笑而过,一哄而散,承担不起“转移”的责任。

文化,并不意味着都是高大上的“国家叙事”。东江老师的旨趣,在于用“文化特质”以小见大。从书稿标题可见,小部分写大题材,如《偷袭珍珠港》《最漫长最关键的一天》《广岛,长崎》《“冲绳”原来叫“琉球”》《列宁在1918》《西西里并不美丽的传说》《陌生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大部分为社会万象中一瞥,如《无法回去的故乡》《乡村女教师》《忠犬》《邮递员》《文工团》《皮影戏》《失业者》《过年》《病房里》。这些剧目,均为写实,无玄幻、科幻、神魔、武侠、动画、惊悚之类,反衬出新闻人关照现实的秉性。沿袭“报人读史”小切口大内涵的风格,“影料”取代了“史料”,照样信手拈来。有的篇章以新闻事件为由头,转入对电影的解析,这也是“报人读史”的套路。通读后会心一笑:还是熟悉的田氏文风嘛。

看电影的规律,男人爱战争,女人爱情感。书中战争题材尤其是二战题材有若干,这一点我和东江老师趣味相同。《普通人为二战反思什么》让我沉思良久。文中所列众多电影,我看过一些,关注战争本身,没有想过民众也是战争的一部分。德国电影《帝国陷落》,通过一个速记员之口承认了普通德国人也对战争负有责任。这种认识超越日本。他由此提醒,“显而易见,包括貌似手无寸铁的芸芸众生在内,历史的教训不能客观吸取,新的战争危险就仍然存在”。

《家族史折射社会史》以陈忠实病逝为由头,由小说《白鹿原》写到电影,又提及《霸王别姬》《活着》。这几部电影我都看了,遗憾的是,文中列举的外国同类影片,《西部开拓史》(美)、《战争与人》(日)、《1900》《灿烂人生》(意),尚缘悭一面。倒感受到了“文化比较式影评”的魅力,睁眼看世界,用电影反映和反思国家历史,早已成为通用语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影《白鹿原》吊足了胃口,上映后反响平平。东江老师点评,“在于它把原本属于复杂社会群体的原生态生活,"简化"成了"白鹿原之田小娥"”,可谓一针见血。

贾樟柯的《小武》我也看过,但没有像东江老师这样,能再看外国以小偷为主角的电影。《那些干“手艺活儿”的人》比较了中国、俄罗斯、法国的小偷,发现生存状态相同。观影视角没有停留于此,而是思考扒手的去留。有经济学家认为,移动支付改变了带现金的习惯,也会让小偷失业。本文却提出,三部电影反映了小偷产生的复杂社会原因,不是支付方式能解决的,“恶人”没变,可以换花样危害社会。这样,文化比较和时事评论实现了无缝对接。

终于在《漏声未残》找到一个篇目《“三线”往事》,所列电影我都看过。他细写看“三线三部曲”的感受,《青红》《我11》《闯入者》,仿佛影片再现。我家乡有三线工厂,同学有三线子弟,因此关注三线题材,看过非常小众的“三线三部曲”。读此篇目,大有知音之感。条分缕析,印证那篇“作文序”所透露的东江老师自述观影风格,“看一部电影要看它的细节之处,细节最能反映导演的思想,情节往往不那么重要”。

由是观之,“潮白观影记”与“报人读史”“潮白时评”为一体三面,一个新闻人,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新闻评论员眼中的历史与现实。“掉书袋”免不了曲高和寡,影评则天然有读者缘。影评是东江老师写作的副产品,为休闲而看电影,看了又给自己找活。正因为这种轻松的心态,文风也自然洒脱。以电影为载体,时评视野更开阔,读史和时评在纵向的时间领域,观影则是在横向的空间领域。他展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比之下,《坐看流年轻度》更注重树立电影的共性文化特质,《漏声未残》更倾向个性的情感表达。《父亲在世时》《我工作的“国宝”工厂》《病房里》从自己的生活引出,《巴黎圣母院不会消失》《绿皮书》《命运交叉点》《现代离婚故事》由头都是热点事件和影片,《漏声未残》书名是一如既往的“田系书”风格,古朴雅致,内容其实颇为时尚。新闻的时效性、生活的亲切感、文风的鲜活度明显增强,更接地气,读来更为轻松。

两本影评的精髓是一致的,构成了一份独特的观影片目清单:极少商业大片,文艺片担纲。不看“爽片”,偏偏醉心于“沉重”,这很难复制。须知,芸芸众生进电影院的首要诉求,在于视听享受,绝大多数电影也得讲票房。由此更感文艺片的难得,东江老师品评的可贵。

新闻推荐

中国杂技节目《炫·草帽》获蒙特卡洛马戏节“银小丑”奖

新华社摩纳哥蒙特卡洛1月21日电第44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21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颁奖典礼,中国山东省杂技团的节目《炫...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比较文化视角的观影记 从《坐看流年轻度》到《漏声未残》)


 
频道推荐
  • 印度电影《调音师》是狗尾续貂还是再续佳作 反转有点多 折射出社会与人性
  • 与壹心娱乐和平解约,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关关”乔欣其实挺有想法
  • 春日 “彩格纹”舞曲跳起
  • 电影《天火》发布会 王学圻昆凌携手演绎“父女情”
  • 纪录片《龙虎武师》 集结最强“武师阵容”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