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欢水》剧照
岳旸无论是《伪装者》中的反派梁仲春、《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哥哥,还是热播剧《我是余欢水》中的赵觉民,岳旸通过角色传递出来的都是“能说会道”“振振有词”,但其实他本人很腼腆,甚至有点社交恐惧症,不太会主动沟通。
这几年,岳旸演出名堂的角色,似乎都是反派,每每提起都让人恨得咬牙,“咱有自知之明,演不了高大全的角色,演不了的东西,就没必要非去强努。”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这个在正午阳光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大熟脸,自谦地说道。
《我是余欢水》
12集挺好,美剧就都不长
岳旸算是最早接触《我是余欢水》这个项目的演员之一,剧中他饰演的赵觉民是余欢水(郭京飞饰)的上司,原著中这个人物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改编成影视作品后,成了故事的主线。从第一集开始,赵觉民就对余欢水各种打压,却不承想最后因为余欢水,牵出自己造假电缆的丑事。
“最开始我看原著,就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剧本写好,这个人物又丰满了不少。”
岳旸觉得赵觉民其实是个很悲催的小人物,看似一直把控着全局,结果出了很多岔子,很多事情都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我是余欢水》区别于时下很多影视剧,只有12集。“我们拿到剧本时就这么短,都觉得特别好,短小精悍,故事更加紧凑。很多美剧也都只有十几集,短的甚至只有七八集,但大家就是看不够。”
正因为短,岳旸认为没有一场是“废戏”。故事结尾,几位主演在一艘破船上有场重头戏,“我们三个领导相互揭底,都是大段的内心独白。”拍这场戏的那一周,剧组连续好几天大夜戏,当天拍到夜里三点,都以为要收工了,结果导演突然决定,要拍这场重头戏,“大家都没想到,这么快就要拍到这场戏,好在平时都有准备。”
话痨郭京飞
总有新奇想法
剧中,岳旸和郭京飞有大量对手戏,“大飞(郭京飞)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但也是个话痨,不过话痨的他总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会刺激到对手戏演员。他在那儿,他就是余欢水,调性就在那儿了。”
有时收工早,几个演员会聚到导演屋里,喝点儿酒,总结当天的拍摄,“大飞总会把自己的酒贡献出来。”
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氛围和相处让岳旸与郭京飞培养出了默契。有场电缆厂的戏,要求郭京飞把矿泉水瓶使劲往桌上一放,实拍时,水溅了岳旸一头,“我愣了一下,他也吓一跳,但这个反应在戏里都是对的,我们也没停,就一直演了下去,导演喊停后,我们哈哈大笑。道具过来说实在对不住,我说没事儿,这下特别好,可遇不可求啊。”
【人生事】
第一次触电
就和侯鸿亮、孔笙搭档
首次接触影视表演,是在岳旸大二那年,彼时他正在山东艺术学院就读表演专业,“李雪是我师哥,他给我打电话,说有个跑龙套的活,我就去了。那部戏的导演正是孔笙,和我师哥一起做摄像的是侯鸿亮。”具体拍的什么,岳旸早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正是那次结缘,促成了后来他出演了多部正午阳光出品的影视作品。
其实表演,并非岳旸的第一志愿。岳旸的爷爷、父母都是京剧演员,到他这一辈,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心疼孩子,觉得梨园行太苦,就没让他学戏曲。考学时,岳旸报考了山东艺术学院,本想学播音主持专业,顺手填报了表演专业,录取通知书下来一看,竟是表演专业。“主持是专科,表演还是本科,稀里糊涂就去了。”
大学毕业后,岳旸被分配到山东省话剧院,成了一名话剧演员。此后的七八年,他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自认被动的岳旸,直到2006年张新建、孔笙筹拍《闯关东》找到他,才又开始接触影视剧。“当时让我试了四个角色,最后定了演潘老大。”
和冯远征学细节
向陈宝国学做演员
在岳旸眼里,自己是个没什么天赋的演员,“我不像很多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我笨,只能用笨办法,拿到剧本就要做案头工作,多去想一些对策。”岳旸曾经听朋友说,现在演员的门槛太低,什么人都能演,他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说自己年少时也曾浮躁过,现在回头看,演的那些戏都不太满意。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才慢慢沉下来。
至今,让他受益匪浅的是拍摄电视剧《老农民》时的经历。某次候场,岳旸发现主演陈宝国一直在默默地走戏,“我一瞧全组人都在看他走戏。他虽然已经是一个艺术家了,还依旧这样认真对待角色。”
而冯远征的一次善意提醒,更让岳旸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有天拍摄,冯远征把我叫到角落,说,"咱们现在演的角色快60岁了,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和现在的人还不太一样,步履不会这么轻快。"”他一说,岳旸立刻就明白了,“从那之后,我就特别注重细节。”
文/图宗禾
新闻推荐
出道13年才推专辑《阿波罗》唐汉霄:真正热爱且探索,终究会到达想要的终点
出道13年,未做一张唱片。从最耀眼的选秀冠军,到偶像剧舞台剧的摸爬滚打,再来就是数不尽的影视主题曲创作,唐汉霄的音乐路上,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