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中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出镜朗诵杜甫诗文译作。新华社发据新华社伦敦5月17日电“说起来你可能难以相信:几十年前,一个生活在曼彻斯特的十五六岁英国男孩会着迷于中国诗人杜甫的诗。”
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说,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启蒙来自杜甫。采访中,他能随口背出好几段杜甫的诗作译文,包括长诗《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近期,伍德执导的单集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引起广泛关注。
伍德1948年生于曼彻斯特。念中学时,他在当地一家书店发现一套外国文学译作,其中一本就是杜甫诗集。
“翻开书读到第一句,我就入了迷。它把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从来不曾知道的世界,它如此丰富,如此精彩。从那以后,这些诗就一直留在我心里。”
后来他又陆续知道了李白、孟郊、白居易,以及更多唐朝诗人,“他们和杜甫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从未离开过我。”
在片中,伍德不仅盛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借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评价,将杜甫与西方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比肩,同时对中国诗歌和文化的悠久传承给予很高评价。
为了向西方观众更好传递杜甫诗歌的意蕴,他邀请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影片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出镜朗诵了15首杜甫诗文译作。
“只称杜甫为诗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称呼将他的地位局限于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个与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个体现了整个文明情感与道德感的人物。”伍德如此评价杜甫。
身为历史学家,伍德最专长的研究领域是中世纪历史。作为纪录片导演,他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
《杜甫》纪录片中,他同样在追寻中华古老的诗歌传统在当今中国的传承和意义。他告诉记者,在中国实地采访拍摄过程中,他找到了答案,而且印象深刻。
“在成都杜甫草堂门前读《春夜喜雨》的小女孩、每个月都要去一次杜甫草堂的成都老人、湖南读诗会的成员、给杜甫诗作谱曲演唱的大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我清楚看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一直在延续。”
伍德认为,《杜甫》在英国播出“恰逢其时”,在疫情阴霾下发出微弱光芒,为西方观众提供新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中国,去了解中国人的感受和想法”。
纪录片播出后,伍德收到许多观众的积极反馈,“他们告诉我,很高兴能在新冠疫情期间看到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还有观众向他打听英国哪里可以网购到杜甫诗集的英译本,想趁居家隔离期间潜心阅读。
“宅家抗疫的英国人因为这部小小的纪录片而对中国产生兴趣,”伍德说,“纪录片产生了实际影响,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理解提供了帮助,这正是我喜欢制作纪录片的原因。”
“我期待疫情尽快过去,”伍德说,“更期待我们能一起努力,搭建更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化桥梁。”
新闻推荐
近日,美国电视艾美奖重磅发布新规则。规则宣布,从明年起,任何已获奥斯卡提名的项目将不能再参与艾美奖提名并获奖。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