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娱乐 电影时光 新鲜电视 欢乐综艺 音乐生活
新岭南 > 娱乐 > 今日娱乐 > 正文

强行“洗脑”贩卖焦虑,出卖用户“精准围猎” 你手机里的医美App或正在制造“美丽陷阱”

来源:湛江晚报 2020-06-16 09:17   http://www.kcqsx.com/


随着“颜值经济”不断升温,整形、医美成为不少爱美人士的选择,医美App平台应运而生。众多定位为“社区+点评+团购”的医美平台,原本是从提供咨询、服务用户的立场出发,打造以内容创作、社群参与以及线上预订为主的商业模式,吸引用户和医美机构,弥合供需两端的信息鸿沟。

然而,不少用户表示,一旦进入医美App便成了商家“精准围猎”的目标,所有浏览内容都与商业紧紧绑定。再加上平台对入驻商家、发布内容审查把关不严,为不正规的从业者提供了生长温床,消费者利益难以保障。

■被“洗脑”后

“对自己越看越不顺眼”

“我们在App上看到的所有内容,都是平台、机构精心包装设计的"软文"。”一位“资深”医美消费者直言。

这些内容看似是为用户提供参考,实际却是为不良商家洗白、蒙骗消费者的营销手段。

野蛮营销,强行“洗脑”

“您感兴趣的方面是?”一打开各类医美App,立即就弹出针对用户需求的标签勾选——吸脂、注射玻尿酸、抗衰老……用户一开始就被精准画像,一步步掉进营销陷阱。

“为了营造"全民整容"的氛围,这些App编造了大量"整容改变命运"的凡人故事。”长沙一家医美机构营销人员王芮告诉记者。

同时,各类明星整容、微整形等博眼球的话题充斥,“某女星整形实锤”“某女星没有谁整的多,为什么看起来更僵硬”等帖子点击量很高。

“很多帖文动辄蹭明星热度、已经出现多起被明星起诉的案例。”王芮透露。

“看多了平台里的整容脸,感觉被"洗脑"后审美都发生了偏差,对自己越看越不顺眼”,长沙市民徐乐说,“只要不是欧美双眼皮、瘦削瓜子脸、高尖肋骨鼻,都觉得不对劲”。

贩卖焦虑,制造需求

为了增强客户“焦虑”心情,有的平台还开启“魔镜”功能,用人工智能自动测脸。

对准手机前置摄像头,快门一按,3-5秒就有了“AI美学诊断全脸分析”结果。App会根据照片自动生成对用户年龄、五官、类型的测算,提出类似“鼻长偏短”“眉毛偏细”“下颌角略宽”等分析,还分别从智力感、距离感、年龄感进行打分。

一位用户告诉记者:“平台用一种标准的美貌"模板",来查找你脸部的缺陷,为用户量身定制"焦虑文案",再进一步提出"变美方案",并通过你的定位,直接推送所在城市的医美机构信息给你。”

“出卖”用户,泄露隐私

不少用户吐槽,在医美平台上随便浏览几个帖子,立即就会收到数家医美机构的私信,甚至还会接到线下商家电话,营销攻势强劲。

“用了医美App,就等于打开了让医美机构来骚扰你的大门”,徐乐吐槽,“自从我在一个App上注册,就经常接到各家机构的项目推荐电话,毫无隐私可言”。

含沙射影,话术“隐晦”

“整形机构经常发布一些分析某明星整容失败的帖文,对各整形项目的技术种类分析、安全系数测评头头是道,让人产生这家机构技术更高明的错觉。”一位用户告诉记者。

“消费者很在乎机构的资质和积累的案例,喜欢询问有没有明星在这里做过手术。网络营销员通常回答,"肯定有,但明星签了保密协议,不能透露"。有的则说,"有很多网红,比如小杨幂、小迪丽热巴、小刘亦菲",听起来言之凿凿,但不知真假。”这位用户吐槽。

■高价买“图”

催生“整容日记”造假产业链

不少医美App对平台发布内容监管不力,虚假营销、美化商家、竞价排名等行为屡禁不止,基本形成了“亲商家坑用户”的模式。

移花接木,真假难辨

对于整形消费者来说,商家说得再好听,也不如一个普通人真实的案例吸引人。因此,平台充斥着大量整形用户的日记和案例,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照片对比,来佐证医美机构的技术和服务。常常几张照片,就能引来成群的用户询问“哪家机构做的?”

记者发现,平台发布的几乎所有整容前后照片对比,都是手术前素颜+原相机拍摄,手术恢复后化妆+美颜相机拍摄,再加上各类滤镜、PS美颜技术,观感差别很大。

为了让整形成功案例更丰富,很多机构不惜高价买“图”,从而催生“整容日记”造假产业链。

“电商平台上有很多"医美案例对比图"商品,有的机构还专门组织人,去悄悄拍摄其他机构整形者的术前照,再通过化妆、ps合成"整容照",宣称是自己的案例。”王芮透露,“如今PS技术发达,哪怕不整容,要做出这样的照片对比,在技术上也不是难事。”

一些细心的用户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同样的照片,在不同平台上出现,被冠以不同的人物、故事,指向不同的整形机构。”

还有人甚至发现,同一个发文用户,在不同帖子中,描述自己所做的整形项目都不一致。

补贴提成,激励造假

做过整形的人,一般都不太愿意承认,但平台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分享自己的整形经历呢?

实际上,一方面,平台方会以补贴的方式,激励用户分享案例;另一方面,医美机构也会直接给“带客”“引流”的“中介”不菲的提成,这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于是,众多分享整形经历的医美博主成了“托儿”,不少机构还雇有专业“写手”团队,手握多个水军账号。

“写帖文分享自己的"血泪"整容史,历数自己数次失败案例,最后终于找到了靠谱的医师,实现华丽转身,这类文章最容易骗取读者的信任。”王芮说。

王芮告诉记者:“有些医托甚至"欲擒故纵",在文中声称自己不是"托儿",不点明具体的机构,从而吸引用户纷纷找她私聊。她再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编造各种经历,将用户"带客"去某家机构,并收取不菲的提成。”

包装美化,竞价排名

医美平台还存在“出钱多内容靠前”的竞价排名现象。

“从商家入驻,到帖文发布再到展示位置,都不是免费的午餐。”王芮说,为了进一步扩大“吸金”能力,医美App对机构、医师审查“宽松”,对前置展示位收取高额费用,帮机构虚假刷单刷评论,甚至过滤掉用户对合作商家的投诉曝光。@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陈凯歌监制《民初奇人传》 全景呈现民国江湖

《民初奇人传》海报秦岚在剧中造型由陈凯歌监制,杨述、刘坦执导,欧豪、谭松韵、王紫璇领衔主演,秦岚、金士杰、修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强行“洗脑”贩卖焦虑,出卖用户“精准围猎” 你手机里的医美App或正在制造“美丽陷阱”)


 
频道推荐
  • 印度电影《调音师》是狗尾续貂还是再续佳作 反转有点多 折射出社会与人性
  • 与壹心娱乐和平解约,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关关”乔欣其实挺有想法
  • 春日 “彩格纹”舞曲跳起
  • 电影《天火》发布会 王学圻昆凌携手演绎“父女情”
  • 纪录片《龙虎武师》 集结最强“武师阵容”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