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火”缘何会扎堆地球航天器到火星的最佳路线为1925年提出的“霍曼轨道”该轨道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最近“霍曼轨道”形成时间为2020年夏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近日,火星探测迎来“窗口期”,继阿联酋之后,中国也于7月23日发射了火星探测器。
对于许多人来说,亿万千米外的火星既熟悉又神秘,许多科幻大片都以火星为背景拍摄,科学家也在设想让人类移民火星,但是关于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外星人是否到访、火星的气候、辐射等环境以及火星与地球关系等,真真假假的传闻始终是网络的热门话题之一。
每过几年就有人宣称在卫星拍摄的照片中发现火星有生命存在的迹象,或是宣称火星是外星人的基地;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还有消息说火星附近有一颗小恒星,一旦靠近地球其巨大辐射将对人类产生伤害;以及部分外媒报道说,8月份火星将非常靠近地球,届时夜空中将出现肉眼可见的两个“月亮”……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员。
假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惊现人骨
真现阶段火星环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
火星曾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6月16日,据外媒报道,近期一张关于火星表面的照片突然出现在网上,并有人称在照片上发现了一块人骨,有人以此宣称火星曾有生命出现。
在此之前,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科学家声称,他找到了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昆虫或爬行类”生命的照片证据。但其他研究人员认为,和以往的那些所谓“发现”一样,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生命。
“生命需要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才能生存,以地球为样本,少不了宜居的环境、液态水、大气、磁场、能源等。”季江徽告诉记者,火星与地球一样,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金星到火星之间),也就是说距离太阳不远不近的位置。
从比较行星学来看,火星与地球相比,某些地方是十分类似的,比如与太阳的距离,火星稍远一些,相距1.52个天文单位;大小相近,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自转周期与地球几乎相同,平均一个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多,人类感受的一天几乎没有变化;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也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季更迭,只是季节长度约为两倍。
“但是,火星环境也有其严酷的一面,不利于人类生存。”季江徽说,一是火星大气稀薄,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大气稀薄带来的后果是很难形成温室效应,导致火星温度低,地表平均温度为零下55℃,而且大气中水分子逃逸到外太空,从而使火星越来越干燥。
此外,寻找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和液态水也是重大挑战。季江徽告诉记者,火星大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95.3%),氧气含量极低,约为0.15%;而地表类似于荒漠,2019年10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曾存在盐水湖,但是目前还未发现稳定的液态水。通过“火星快车”号遥感探测表明,火星地表之下存在着液态湖泊。
“我们不能否认火星没有生命,也不能回答火星过去有没有生命,更不能回答地球的生命是否来自于火星,但是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现阶段火星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季江徽说道。
假火星附近小恒星辐射爆发
真火星只有两颗卫星不可能产生巨大辐射
近日,一条关于“火星的小恒星将靠近地球,产生巨大辐射后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一定要关闭手机”的消息在一些社交平台传播。
“太阳系目前只发现一颗恒星,那就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公转。”在季江徽看来,这是一条很低级的谣言。
他告诉记者,火星与地球非常近,如果火星附近存在一颗小恒星,那也就是相当于这个小恒星也存在于地球附近,无需等它靠近,地球已经能感受到双恒星对地球带来的影响。
双恒星或多恒星系统在宇宙中并不少见。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星(南门二)就是一个三星系统,其中半人马座α星A和半人马座α星B组成双星,在距离AB双星13000个天文单位处有一颗红矮星:半人马座α星C,又名比邻星,离我们太阳系约4.2光年。
“双恒星系统对行星影响非常大,甚至是非常危险的。”季江徽介绍说,前几年非常火的一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男主人公驾驶的飞船经过黑洞时,被巨大的潮汐力撕扯变得粉碎。双恒星之间也会有强烈的潮汐力,如果行星靠得很近,不仅会让行星发生形变,行星的大气也会被撕扯、剥离,所以行星距离双恒星太近也不可能有液态水存在于星球表面。
如果谣言说的是火星的卫星,这个卫星是真实存在的。目前已发现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这两颗卫星形状不规则,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是被火星俘获的小行星。
但火星卫星不可能产生巨大的辐射,也不可能影响到地球的手机通讯。目前,已知太阳的耀斑爆发会对地球电力和通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假8月火星靠近地球将现“双月”奇观
真火星“大冲”常有,亮度难比月亮
据外媒报道,近期网上有消息称,8月28日,火星将非常靠近地球,届时夜空中将出现肉眼可见的两个“月亮”。据称,如果错过机会,人们要再等2287年,才能再看见这个天文奇观。
其实,这则消息是每年8月就会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假消息。
“火星非常靠近地球的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冲",每隔大约26个月,都是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候。”季江徽说。
冲日是火星在绕着太阳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状态。此时,地球恰好居于太阳和火星之间。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千米。两者之间的近距离出现的频率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2003年的8月28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约5576万千米,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
2018年火星大冲时,和平时相比,在夜晚肉眼看火星时会觉得火星亮了一些,因此就出现了火星像第二个月亮的说法。2020年10月13日的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最近时不到6300万千米,虽比不上2018年的火星大冲,这已经算是非常接近了。
但季江徽指出,火星在空中肉眼可见的大小不可能像月球一样。如果是这样,考虑到地球、火星及月球之间的引力,人类就可能面临大麻烦。
“探火”窗口期约两年一次
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为4亿公里。科学界一般认为,探测火星对研究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问题有重大价值,从人类未来星际移民前景来看,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颗行星。然而,与探测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相比,探测火星的难度要大得多。
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在此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降低“探火”成本。
今年7月至8月迎来两年一次的发射窗口期,继阿联酋之后,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发射升空,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等。
同时,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计划30日发射升空,并将携首架火星直升机“机智”号一同前往火星。其任务包括寻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过的生命迹象,探索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收集样本以备未来送回地球,为人类登陆和探索火星探路等。
原本,今年计划探测火星的还有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双方合作的“火星太空生物学”项目第二阶段任务原计划将“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送上火星,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计划受阻,已推迟到2022年秋季。
热点
透视
人类为何对“探火”兴致盎然?
火星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是上面有水。人们最初用望远镜观察火星的时候,看到很多纹路。不少人把它们理解为河道,甚至是火星人开掘的运河。虽然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在火星上发现任何生命。不过,火星历史上应该有过活跃的地质运动与河流,但由于太阳风的吹拂以及小行星的撞击等原因,后来逐渐都消失了。
然而,火星现在还有大量的固态水,也就是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此外,火星上还有大量的固态二氧化碳,也就是干冰。为了跟干冰区别,我们往往把固态水称为水冰。
在火星的南北极,就有巨大的水冰与干冰混杂的冰盖,水冰主要集中在底部。除此之外,在火星的地下很可能还有液态的卤水,即溶解了大量盐分的水,甚至可能有巨大的液态卤水湖。这让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希望大增。
在地球的各种极端环境下,如火山口、深海、热泉、盐湖等等,都有不屈不挠的微生物生存着。它们的能量来源可以不是光合作用,而是各种因地制宜的办法,如硫酸亚铁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化学能。对于这些“小强”来说,火星的环境远不算最恶劣的。因此,在火星上发现生命是相当有可能的。
未来一段时间里,掘地三尺寻找生命,就是火星探测的一个重点目标。如果真的找到了,那么这将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地外生命,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综合新华社、科技日报)
新闻推荐
《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 《我和我的家乡》继续讲中国好故事
■新快报记者聂青近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曝光定档海报,正式宣布将于国庆上映。去年国庆档上映的献礼片《我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