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热门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三十而已》,这些节目在让观众认为“30+”似乎没那么可怕的同时,也通过镜头下姐姐们保养得当的皮肤、精致的眉眼传达着“你可以变老,但你要美貌”的信息,有网友因此笑称“高考成为了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而随着暑期的到来,许多学生党加入到整形大军中,“美丽经济”再度成为消费热点。但“美丽经济”的背面,却是频发的整容事故,是正规医美机构难赚钱的财务困境。(8月4日中新网)
医美市场不是顾客和医美从业人员之间的对角戏,在这两者中间,往往还穿会插进“第三方”,比如非法贷款公司等。“佳丽贷”“整形贷”“零用贷”……这些产品虽名称不同,做法却十分相似,都属于寄生于医美市场的“套路贷”。贷款公司以“无本还息”“无抵押”快速贷款为噱头,引诱无力支付高额整形款、急需借钱的顾客,到指定非法医美机构做手术。
这些非法贷款公司将“套路贷”与美容手术硬性捆绑,与之配合的医美机构因能坐享其成,就会任由贷款公司“第三者插足”,把相对简单的事搞得很复杂。顾客一旦上当,术后就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利滚利难清偿。此外,医美手术也无质量保证,巨额债务换来的可能不是美容,而是毁容,让受骗者经受多层面的折磨。可以说,“第三方”的过度介入,是美容市场的一大乱源。
拥有“第三方”身份的,除了“套路贷”公司,还有其他机构和个人,比如中介公司就充斥着美容市场。有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医美机构超2万家,从业者大约是30-50万人,其中约30%为医护人员,70%以上为营销、咨询服务人员。而通过保守计算,医美中介大概在3千万人,中介从业人员这个“第三方”人数,远多于顾客人数和医美机构中的从业者人数。
“第三方”争相介入,当然为利而来。“套路贷”赚取的利润往往不比医美机构少,医美中介也会向医美机构收取60%甚至85%的巨额佣金。这就意味着,虽然医美市场蛋糕巨大,但“肥水流入外人田”,部分医美机构的利润不高,甚至出现亏损,而非法医美机构由于存在欺诈或偷工减料等行为,反而更容易生存,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以至于非法医美机构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净化美容市场,着力点或许很多,比较关键的一点是限缩“第三方”的规模,在数量上对合法贷款公司和中介机构加以控制,避免“第三方”喧宾夺主。并将本不属于“第三方”的市场蛋糕夺回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顾客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使医美机构可以获得更大利润,以此来培育和扶持正规的医美市场供给,货真价实的供应多了,那些与“第三方”勾结,且靠使黑招、阴招生存的非法医美机构,就会渐失市场。
新闻推荐
◆冯娟睡前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事业单位工作8年,已驶入安逸舒服的慢车道。小县城朝九晚五的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