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母子俩晚饭后照例村中徒步。院外、巷口、田边,好多人在燃香烧纸摆果,祭拜亡灵。小子纳闷自己竟不害怕,还用“温暖”一词形容这个“神鬼出没”的月圆夜。
一路行来,但见花事寂寥,就连招摇出墙的紫薇园也没了花影。“百日红”恰如其名啊,一场跨越整个夏天的繁花盛典,秋风咋起凉微至,悄然退场,决绝得仿佛那花,从不曾开过。
在大翠亨,紫薇树寻常不过,有单枝独秀于村口的,有成片成林作买卖的,有果林间漫不经心斜曳三两棵的。但几乎不见植于各家庭院内,当地人对此有什么讲究吧?
说起来,紫薇是中国原生植物,王嘉(东晋)所著《拾遗记》最早有记载,1600年前洛阳城已广种紫薇。王世懋(明)《学圃余疏》中说,紫薇有红、淡红、紫、白,紫是正色,“闽花独紫薇作淡红色最丑,本野花种也。白薇近来有之,示异可耳,殊无足贵。”
可就这白薇还从未见着。电影《妖猫传》有个细节:年轻的中书舍人白居易轻衣薄衫,痴痴伫立于一棵花树前,有其诗《直中书省》为证: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那花似是白色的,莫非唐人已植白薇?
日本人也对紫薇情有独钟。从俳句“花落花开,花落花又开,百日红”铺展开,杉浦日向子在漫画《百日红》中描绘:“从笔者家到车站,沿途有许多百日红(紫薇)树,每当梅雨期终了之时,百日红花便犹如信号一般,瞬间全面绽放,满地落花为路面铺上一层淡红,踩着缤纷落英,抬头却难辨花瓣从何处落下……”。由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电影,一边细细“把玩”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父女的故事,一边徐徐展开江户时代的市井风貌。
电影《百日红》开门见山,在葛饰北斋的女儿阿荣和母亲的一段对白中,以花语点题——百日红,欣然凋谢,拼命绽放。阿荣看到自家庭院里的百日红花开时,这样说。
阿荣的妹妹阿犹双目失明,出生在百日红盛开的时节;阿犹离世那一刻,百日红正掉落最后的花瓣。欣然凋谢却曾经拼命绽放的妹妹,给姐姐带来灵感、带来勇气,阿荣最终摆脱父亲的光环,创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浮世绘。
其实,百日红落,中元节至,那么此刻,如果那些曾拼命绽放、欣然凋谢的亲人能赶来陪我们一起散散步,绝对属于上天的恩典,何惧之有?
一个温暖的,月圆夜。
萌娃子张曰:不知道为什么,和妈妈出去走路看到有人在祭拜祖先,不但不害怕,还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我妈写的紫薇花其实我根本就忘记了它是啥样的,不过颜色应该是紫色吧?(因为是“紫”薇啊)我改天去找找它的图片。
新闻推荐
新片《信条》正式上映,烧脑程度超过以往诺兰又来挑战观众智商了
《信条》海报诺兰(右)给演员说戏《信条》剧照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实习生卫弥萱“《TENET》不应该翻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