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摩天大楼》》海报
本报综合报道女性题材一直都是剧集创作者热衷探讨的焦点,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承载和表达,也会诞生不一样的话题热播剧。今年以来,随着《三十而已》《摩天大楼》《白色月光》《怪你过分美丽》等女性剧的相继播出,引发了业内对女性剧重新走红的关注。
记者梳理了近3年播出的剧集数据,发现女性剧在2020年数量和质量都有所爆发,风格上也有较大的转变——现实题材群像剧取代古装大女主成为女性剧的主流;女性情感不再是唯一的落脚点,悬疑、职场、青春成长等元素的引入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古装→现实题材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女性题材算得上是“爆款剧原产地”之一。前几年市场流行的是《甄嬛传》《芈月传》《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这样的古装/年代大女主剧。这一风潮延续到了近两年。
李莅樱接受采访时表示,女性剧数量和质量的爆发,跟现实生活中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有关。“当下女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领域,尤其在视频领域,女性观众的占比非常大,甚至有人说"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足见女性观众及其思维观念、观赏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题材剧集的发展。”同时,之前的很多古装女性剧过于追求爽感,剧情悬浮,逻辑性差,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让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女性观众的观剧需求。剧集创作者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至于女性剧呈现出古装大女主到现实题材的转变,谢颖分析指出——古装题材大女主戏依然供给充分,但类型套路逐渐固化,缺乏创新元素,只能满足固定受众而缺乏破圈能力;与此同时,现实主义题材在有关部门的鼓励下产出了一波高质量剧集内容,在多个题材赛道上百花齐放。女性剧赛道,在以情感叙事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职场、悬疑、竞技、家庭等新鲜元素,应和了当下各类女性话题,从而引发广泛的关注。谢颖也表示,目前国产剧整体上对女性角色的刻画还是相对固化的,要么遇到各类男性角色帮助她成长,要么成为职场里的傻白甜、绊脚石,并不客观。她希望以后能出现更多的,真正让“她”成为价值观主导和落脚点的女性剧。
大女主→女性群像切入更多与女性相关热点话题
以往的女性剧,多围绕一位主要女性角色展开,讲述她的人生成长和情感经历,近两三年随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剧通过刻画群像的方式来呈现现实生活中某个女性群体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困境,并由此切入更多与女性相关的热点话题。比如: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主演的《不完美的她》,探讨了生母、养母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涉及遗弃、虐待和拐卖儿童等现实议题;郭涛、杨子姗、杨颖等主演的《摩天大楼》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不同的主角,6个角色戏份平均,通过她们的证言不断推翻并还原出钟美宝案件的真相——原生家庭、PUA、完美受害者等多个社会热点都在剧中有所呈现……
《摩天大楼》的导演陈正道承认,剧本创作时受到了很多关于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热点事件乃至相关案件的启发,确实刻意从现实取材。“这部剧真正想表达的,并不是究竟谁杀死了钟美宝,而是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再有下一个钟美宝出现。”陈正道说,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网上很多关于女性的犯罪案件的讨论,大家似乎总会要求女性是个“完美的受害者”。“好像社会对女性有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当她有一些跟大众普遍认知的女性标准不同时,这样的犯罪案件中,明明是受害方的女性就会在舆论里陷入"她活该"这样的网络暴力中。”
女性剧的这种变化,在2020年尤其明显。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李莅樱认为,群像戏通过描绘多个迥异的角色,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和更广阔的生活面,观众从她们身上看到现实的影子,更容易产生共情。而这些角色身上的差异性又能在互动中产生碰撞与话题,让思考和讨论延续,“因此,群像戏在现实题材女性剧中拥有独特优势”。谢颖表示,单一女主/男主的戏更注重心理层面的共鸣,而群像剧本身就更注重社会层面的共鸣。“群像剧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主角来折射社会各个层面不同价值观。所以,好的群像剧更挑战编剧的能力,不但要有高超的编剧技巧,更要有对社会、人性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新闻推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