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妮
2014年的美国电影《爆裂鼓手》里,19岁少年安德鲁在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的梦想路上,遇到一位魔鬼导师弗莱彻。练习中充满了各种吼叫、对旋律和速度等技巧非常精细和严格的要求、打鼓致双手血淋淋的场面……以及心灵上无尽的折磨。不断的打压真的能激发人的潜能吗?此片给予肯定的回答,最终安德鲁通过魔鬼训练成为了顶级乐手。
是癫狂和执拗能成就天才,还是柔风细雨见光辉?据说,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也曾是一名鼓手,电影有些内容根据其在高中时期参加乐队的真实经历改编。也许不仅是导演,许多人的成长路上,心里都曾经住着一位自己害怕的老师,这种害怕是缘于被打击还是怕老师对自己失望不得而知,但从这部电影看来,达米恩·查泽雷的乐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影片中,魔鬼导师弗莱彻说过一句:“在我的词典里,没有不错两个字。”不断打压和讽刺,目标明确、抗压能力强的孩子的确能在狂风暴雨中成长得更高更壮,但反之,个性懦弱胆小的是否就此停下了梦想的脚步?这也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虎爸虎妈还是猫爸猫妈更能让孩子接近成功?
近期开播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里,继上季以金句“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成为关注焦点后,李诚儒保持其毒辣风格,在看了年轻演员的表演之后,给予了“味如嚼蜡、如同鸡肋、如此乏味”、“不动心,不动情,怎么能感染观众”等犀利的点评。观众看得酣畅淋漓,又为演员捏一把汗;演员听得浑身冒汗,羞愧难当。
不附和、少表扬、不惧演员名气、就事论事是《演员请就位》热播的一大因素。这季节目让演员们直接面对三种市场定级,这种新规则让观众看到外表光鲜的明星面对真实行业生态的抢角和竞演现状,影视圈的残酷性一览无余。正因为夹缝中生存,导演给予了他们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季的新嘉宾尔冬升第一场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上去儒雅,言语可不温柔,总是不忘给年轻演员泼冷水,甚至劝人放弃演戏专门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
在被打压中激发能量,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循循善诱、严慈相济能否带来相应的效果?心理抗压能力的底线究竟又在哪里?《爆裂鼓手》被定义为励志片,因为小人物最终成为天才鼓手,但《演员请就位》不仅仅是一部综艺,抛开演技的比拼,嘉宾犀利点评是一大看点,演员应不惧被苛刻要求、被损得体无完肤,在暴风雨中接受魔鬼教育。
新闻推荐
王瑨这是一个浓缩中国人共同记忆的故事,至今仍然让观众心绪激荡。展现中国女排30余年奋斗历程的电影《夺冠》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