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牛石雕栩栩如生
沿途石壁上不少古代墨宝犹存
“无为何”壁刻已成当地县文化保护遗迹
□文/图缪士毅
浙江永嘉县东蒙山乌牛纂景点其实已游览过多次。今年时逢农历牛年,又赶了一趟“牛年观牛景”的时髦,再次去领略了一番乌牛纂的独特风光。
乌牛纂景点,素有“浙南第一洞天”之称。从入口牌坊处沿石级而上,但见沿途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林木蓊翳,怪石嶙峋,古洞清幽。道观亭子掩映林间,侧耳可闻山涧潺潺流水声,还有林间鸟儿的啾啁声。如此美妙景色,绝美如画卷,难怪景点内一处巨石上题着如此四个字“天然画屏”。寥寥几个红色大字,堪称点睛之笔。
穿行于乌牛纂景点,奇峰、怪石、洞天装扮山间,步移景换,美不胜收。“土地岩”“小方岩”逐一呈现眼前,一路上还可观赏到长生洞、钟鼓峰、狮涎池、双鲤垄、飞来石、仙人岩等许多自然景观。
这里红墙青瓦的天然道观尤其值得一看,它依山而建,背负峭壁,据载始建于晋代,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东晋著名道学家葛洪曾修炼于此,如今,当年的丹台、药池遗址犹存。在天然道观内,有一石洞,洞门上题有“餐霞古洞”四字,据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浙南,曾经落脚此处。漫步院内,一块巨石横卧道旁,上面镌刻着“虎踞岩”三个行草大字,系清代天台山桐柏宫崇道观闻理朴道人的手笔。在“虎踞岩”的左上侧不远处,有一处名为“无为何”的摩崖题刻,系蔡长浦手笔,字体沉实滟劲,更见古朴厚重。“虎踞岩”与“无为何”两处摩崖石刻据说已被列为县级文保对象。
徜徉乌牛纂景区,不时有“牛”扑入眼帘。入口牌坊处,有一幅嵌有“青牛”两字的对联:“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过牌坊,但见状若伏牛的硕大岩石上,刻有“乌牛纂”三个镀金的纂体大字,古朴典雅;沿石级而上,路过长生洞,迎面的是一头雕塑而成的硕大青牛,侧头扬角,双眼圆睁,牛气冲天,旁侧的山崖上题有“青牛西出”四字,据说也是有典故的。
从沿路指示牌上得知,景区山巅还建有乌牛岭长城。抬头仰望,就能见那乌牛岭长城逶迤在山脊线上,跌宕起伏,宛若飘逸的草书。面对此景,不禁让人直呼:牛年不登乌牛岭长城,不是好汉。
此时,又一次想起流传在乌牛纂景点一带的美丽传说:相传,在乌牛纂山下不远处的瓯江滩涂上,原有一长达七八米、宽约五米的岩石,犹如一头膘肥的水牛匍匐着,每当瓯江潮水落潮时,这头“水牛”就会随潮水的涨落而隐现。可惜我来过数次,竟未能见。
告别时,正值夕阳斜照,余晖将乌牛纂景色染得分外美丽,让人美了眼、醉了心,更添了一把“牛劲”。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国家广播电视总局5日在京宣布,全国数十家网络视听媒体将于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1日至17日)期间举办“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