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新闻 云城新闻 云安新闻 罗定新闻 新兴新闻 郁南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云浮 > 云浮新闻 > 正文

从补丁衣到时尚服装

来源:云浮日报 2018-10-24 07:31   http://www.kcqsx.com/


本报记者游思明

讲述者:英姨母女

职业:退休工人(英姨)

企业职工(晓华)

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随着季节、时尚的变化添置新衣。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衣着的款式、风格、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姓家中的衣橱里也折射着时代潮流的变迁。

“我们以前穿的衣服很简单,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有机会穿新衣服,也没有什么款式可言。”说起衣着潮流的变迁,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姨感叹地说。

英姨说,家里的兄弟姐妹多,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小时候家中的衣服几乎都不分男女,一年也就是买一次新衣服,姐姐不合穿后就给弟弟妹妹,破了的地方就打上补丁,所以衣服经常是补丁摞补丁。“那时候大多数衣服的样式也不分男女,家中的衣服都是不合穿了,就传给小的穿,买上一件新衣服的时候,都不舍得穿,生怕会把它弄脏。”英姨说,1963年,她爸爸把家里好几年攒下来的积蓄买了一台缝纫机,开始做衣服,缝补衣服作为家中收入的经济来源,而她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跟着爸爸学得了一手好的缝纫技术。“那个时候经常都有人买了布之后就拿给我爸爸做衣服,剪出来没有用的布,我就一块一块地收集起来,等爸爸闲下来了,就教我裁剪和使用缝纫机。弟弟妹妹小时候穿的衣服很多都是我用剩布做出来的。”英姨说。

到了1975年,英姨结婚育有孩子之后,孩子的衣服很多也是她亲手做的,但依然是比较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市民的着装风格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英姨的女儿晓华出生在1980年,她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哥哥,小时候虽然穿过哥哥的衣服,但上小学之后,就不再穿哥哥们不合穿的衣服了。“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强烈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件小花裙,当时穿着裙子,高兴得都舍不得脱下来。”晓华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街头出现了各种衣料和不同款式的服装,服装店也渐渐多了起来,各种新潮服装琳琅满目。“在1996年初中毕业的时候,云浮的街上都有很多的服装店,当时我和同学在中心市场二楼的服装区逛了一个上午,这家挑完到那家,直到挑到合适自己的,可开心了。”晓华说。

如今,各个品牌专卖店、加盟店、服装专营店纷纷进驻商场,服装材质、款式、风格种类不断被细化,出现了正装、晚装、礼服、唐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类别。复古风、萝莉风、职业风、民族风、日韩风等各类风格服装出现在橱窗里。市民在穿衣打扮上更加注重品位,每月的服装支出成了家庭支出的一部分。在晓华家里,家人的衣柜就挂满了各种各样的T恤、衬衫、夹克衫、九分裤、羽绒服、运动服等服装,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服装都有,颜色从深到浅,款式从长到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买衣服方便多了,平时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到商场或网上选购。”晓华说,进入了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购买力也在不断提升,早已摒弃了从前扯布做衣的习惯,大多以购买成衣为主。而且,市民对穿着越来越追求个性,穿着成为了体现自身气质、品位和态度的一种表现。“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市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多元变化,很多人都在追赶潮流,我的孩子上中学了,衣服都是他自己网购的,他在网上看好了,就让我们帮他购买。”晓华说。

新闻推荐

云浮市区浩林西路贯通项目取得进展 计划明年春节前实现贯通

本报讯(记者植发炜)10月22日,云城区云城街道办联合多部门依法对市区浩林西路贯通项目房屋进行清拆,共清拆房屋3间,进一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补丁衣到时尚服装)


 
频道推荐
  • 云浮市开展企业科创板上市专题培训 鼓励优质企业“争饮”科创板“头啖汤”
  •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防范金融安全风险
  • 建行云浮市分行: 金融宣传活动走进校园
  • 云安农信社 开展防抢、消防应急演练
  • 工艺大师授石塑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