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户欧汝斌在调试自动投喂装置本报记者卢利文罗强见习记者朱俏娴
“有党的好政策,在扶贫工作组、镇村干部的帮扶下,我们家的生活越过越好,种植桂树,做点小生意,加上村里扶贫项目的分红,脱贫不算啥,接下来是致富的好日子。”在郁南县平台镇万洞村,残疾贫困户苏梓坤说。
“联合扶贫工作组帮我家改造危房,寻找产业脱贫项目,副组长、对口帮扶人张军经常来走访,和我们聊天、商讨脱贫措施,是我们的贴心人。”贫困户李振洪说。
万洞村是郁南县平台镇的分散贫困村,由郁南县畜牧兽医渔业局、广东省渔政总队郁南大队和郁南县大河水库工程管理处3个单位共同帮扶。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联合扶贫工作组走村串户摸底排查,精心筹备寻求突破,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危房改造、产业帮扶、就业、金融等全方面入手,一边整体推进,一边因户施策,走出一条工作实实在在、效益实实在在、脱贫实实在在的好路子。而联合扶贫工作组的组长周海荣、副组长张军、村书记苏监坤这个强有力的工作小组,也被贫困户称为“我们的贴心人”。
一辆新的三轮车停在苏梓坤家门口,车上摆满粽子、油煎饼、鱼蛋、凉粉等特色小吃,苏梓坤和妻子一起正在把一碟碟作料放上车。苏梓坤告诉记者,现在他利用村里小孩放学和中午、晚上时间,走村串户做起小吃生意,每月也有一笔固定的收入。苏梓坤是贫困户中的典型,虽身有残疾,但他有想法、有干劲、有技术,缺的是启动资金。“去年底,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们给他购置了冰箱、三轮车等工具,扶持他自主创业,现在生意做得可红火了。”周海荣说。
在因户施策实施的同时,联合扶贫工作组一直在为贫困户寻求稳定的、共同的收入来源,3年来,芳香樟种植、温氏肉鸡养殖小区、光伏发电、以奖代补养鸡养猪等项目陆续上马并产生效益,贫困户在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信心。
在距离万洞村几公里远的埇灰口半山腰上,欧汝斌夫妇正在调试养鸡场自动投喂装置,饲料通过多条软管输送到鸡棚里,16000只肉鸡长势良好。温氏肉鸡养殖小区是万洞村产业帮扶长效项目,2018年,欧汝斌进驻承包,按照一只鸡1元的费用来缴纳承包费用,作为参与贫困户的集体分红。“去年鸡场卖出了2批,村里贫困户人均分红1300元。今年计划出栏3批,贫困户收入增加了,我的收入也会增加。”欧汝斌说。
据周海荣介绍,目前万洞村有长效农业特色项目7个,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4个,通过3年的努力,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共149人,实现100%脱贫。“未来两年,我们将会继续遵循脱贫计划,做好脱贫后巩固工作,认真开展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一个贫困户走上奔康路。”周海荣说。
新闻推荐
都城镇组织镇村妇女干部开展党建教育 学习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讯(通讯员李洪标)近日,郁南县都城镇组织镇、村(社区)妇女干部到连滩镇兰寨村党建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建学习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