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云浮 今日云城 今日云安 今日罗定 今日新兴 今日郁南
新岭南 > 广东 > 云浮 > 今日云浮 > 正文

从“靠山吃山”到守望“绿水青山” 云浮市首家镇级“两山”理念教育基地见闻

来源:云浮日报 2019-08-28 07:21   http://www.kcqsx.com/


本报记者卢利文罗强特约记者叶锦生

一座村庄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铭记历史和把握今朝;一座村庄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勤劳和智慧的故事唯美;一座村庄之所以留得住乡愁,是因为家乡的绿水青山在游子心中扎根。

郁南县通门镇,曾经因为“靠山吃山”“竭泽而渔”的错误发展路子,付出沉重代价。曾经因为“焚林造田”“多次森林大砍伐”等错误做法受到环境的报复。18年前,一场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把住在这里的9位村民冲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年来,生态绿色发展的号角在通门镇奏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通门人的自觉行为。如今,通门镇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积极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以生态优势再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谱写出山区农村“产业壮、百姓富、生态美、乡风纯”的秀美篇章。

在通门镇百贤村,“2001·6·5”特大山洪暴发灾毁遗址对面,全市首家镇级“两山”理念教育基地赫然矗立,基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6·5”特大山洪暴发受灾遗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展示馆两部分组成。展示馆分前言、“两山理念”、“6·5”特大山洪暴发灾害纪实、“两山”理念在通门落地生根、“两山”理念在通门结出丰硕成果共5篇,以史料、器物、音像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通门多维发展历史,品味独特乡愁、展望美好未来。

作为18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特大灾害的亲历者、见证者,60岁的百贤村老党支部书记唐启新对当年惨痛历史画面还记忆犹新。2001年6月5日晚,天空月光特别明亮,四处无云,月光下的通门显得清幽、宁静。21时15分,毫无预兆地暴雨倾盆,不到1小时内降雨量超过300毫米,造成百贤、玉堂、街坊、罗沙4个村山洪暴发。“山头到处山体滑坡,一条条沟壑像被抓划过一样,滑坡面积最大的一处有几十亩。河里不见水,只见泥石滚滚而下。全镇山体崩塌367处,冲毁房屋413间,受灾人口8000多人。”唐启新的回忆让我们如同亲历。

血与泪的教训让通门人民痛定思痛,自2002年起,该镇彻底扭转“靠山吃山”的错误发展路子,开展全域生态复绿。村民按照“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鞋”的生态治理模式,控制水土流失。此外,通门镇立下通门河流域实行全封山育林、开展清理消灭荒山专项运动、加强水利农建工作力度等三项硬措施牢守生态红线。

如今的通门镇,经过逐年的封山育林,逐步恢复植被;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经济,修建排灌沟渠等灌溉设施,养护水土,努力把生态环境做优,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做好“建”“治”“管”“改”,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永存。目前,全镇有肉桂8万亩、番石榴2500亩、桂花梨500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山绿了,林多了,河畅了,路通了,我们通门越来越漂亮了,群众越来越富裕了。”唐启新微笑着说。

新闻推荐

产品源头可追溯 流向可跟踪 产销信息可查询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亮相

南方日报讯(记者/傅鹏黄进)8月27日,在广州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工作交流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信息平台亮...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从“靠山吃山”到守望“绿水青山” 云浮市首家镇级“两山”理念教育基地见闻)


 
频道推荐
  • 云浮市开展企业科创板上市专题培训 鼓励优质企业“争饮”科创板“头啖汤”
  •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防范金融安全风险
  • 建行云浮市分行: 金融宣传活动走进校园
  • 云安农信社 开展防抢、消防应急演练
  • 工艺大师授石塑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